2021年,台灣與世界仍在武漢肺炎的陰影。也是我自返回台灣之後,在33年來未曾出國的一年。在這一年,台灣經歷5月的疫情爆發,讓民眾感受到那種疫情的恐懼壓力。然而台灣又度過這個考驗,經濟更加成長,台灣的國際地位更受到重視。
2021年至2022年,對我而言是一個結束盤點的年度,也是籌劃重新開始的年度。必須結束大學教授的教職,然後延續未完成的工作。
就從1988年返台之後,開始回顧學術生涯:
回到台灣,開始的工作是農產品加工工程,自收穫後處理作業開始,有糧食作物物性研究、乾燥,碾米與精米,倉儲與運輸等。有園藝作物的冷藏、氣調與儲運等。此工作一直延續至今日。相關研究還有商業種子的乾燥處理,對象擴大至食品與中藥材。
在1991年,承接了亞熱帶溫室工程此計畫。而當時的農業設施呈現兩端,有昂貴的玻璃溫室與簡易的遮雨棚與溫網室。1994年完成亞熱帶溫室的結構與環控系統,披覆材料為塑膠布材料。至今此種溫室成為主流。而荷蘭,在2020年開始在其國家大規模使用塑膠布溫室。
1994年,尋找一種作物,可以使得台灣農業具有外銷競爭力。當時選擇了蝴蝶蘭。為此建立此蘭花量產的全程技術。也自此開始探討此蘭花作物生理特性,再結合其生理特性於溫室的環境控制,給水給肥管理,長期儲運與活力恢復。以生理特性結合生產技術,此方法也可以適用於其他作物。
1998年,為了達到蘭花生產的均質性與可調節性。投入組織培養苗之量產工程研究,目標是量產分生苗。而我在歐洲生物系統工程學會的得獎論文,就是出自此組培苗量產工程研究。
2004年,協助檢疫溫室的開發,使得台灣蝴蝶蘭可以攜帶介質外銷至美國。在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輸美溫室的結構設計,環控系統與管理流程的標準作業程序。
然而自2005年,蘭花產業開始受到官方重視。農業界產官學研龐大的力量,開始收割此產業成果。台灣的農業歷史中,受到官府關懷的產業都未得善終。因而自那時開始,以網站文章,以蘭花商業學校的開設,努力了十年,只求力挽狂爛。在2012年,那時已知蘭花產業已成定局。無法成為一個典範產業,無法成為台灣農業開創新局。而在2015年之後,逐漸離開此產業。自此更瞭解,在台灣的農業,困難的不是技術,而是人心的無明與險惡。號稱純樸的農業科技,骨子裡其實隱藏著無底的貪婪。
研究室自2005年之後,開始生醫感測的研究。為未來智慧醫療,智慧醫院開拓了另一個參與機會。
在2012年之後,了解台灣農業整體已不可為,台灣農業在主流產官學研龐大的力量之下,農業早已淪為內需產業。然而在世界各地,台灣數十年的發展經驗,從人力、機械化至自動化的農業產業發展經驗,在世界各地有其發揮空間。這也是我十年來,在東北亞、東南亞以及遠赴非洲之工作。
在2021年12月史丹佛大學公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此名單共有兩類:1960~2020年終身科學家影響名單與2020年度科學家影響名單。兩個綜合名單共有18萬人,台灣有1479位上榜。其中工程有317人,ICT257人,醫學304人。廣義農業(農林漁牧)的上榜科學家人數為23人。這個殘酷的人數顯示了台灣農業實力的真相。台灣農業研究人員,具有國際競爭力,60年來在國際舞台被列為具有科學影響力的人數僅為23人。以台灣整體1479人之比例為1.6%。以台灣各大學農業科系之人數在其大學師資比例,台灣各農業研究單位人員佔全國研究人員的人數比例,還有台灣農業研究經費佔全國研究經費之比例,這些比例均不少於2%,尤其是農委會研究經費之龐大。而其結果就是冷冰的1.6%。此23名學者,再扣除已退休的人員數目,目前在職工作之研究員或學者又剩幾人。
中醫醫者有云:"寧活難病,不治壞病"。寧願治療複雜的疑難雜症,也不願治療被其他醫生治壞的病症。台灣農業已被眾多庸醫弄成虛胖無力。台灣農業本身自我定位為內需型農業,少有能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的產品。也未曾真正下決心要在國際市場一爭長短。以前的洋菇、蘆筍、香蕉與近年的蝴蝶蘭,都是特定時空之農產品。近三十年來,大批經費投入農業,但是缺乏實質之考核,造成了不斷產生之秀場。一場又一場的”假、大、空”。因為研究人員宣佈的研究成果不需要實證,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宣傳內容越來越大,越來越猛,將台灣農業的實力吹噓成世界第一,天下無敵。然而台灣農產品外銷比例佔全部農產品產值比例有多少?全球人才資料庫的數據冷酷地反應此事實。台灣農業人才比例極低,而人才才是產業的根本。此資料庫中,台灣人才分佈比例最大是ICT,是工程,是醫學。這些才是台灣產業在世界經濟活動競爭的根本。
在即將暫別大學教授生涯,回顧返台三十年來台灣學術之演變,可以看到產業發展與學術領域之相關。台灣最強的領域是醫學與工程。工程中最強之部門是電子電機與資通業。農業人才凋零,後繼無人,此產業即難以再起。農業有何機會吸收人才留於其中奮鬥?一個倒退的產業,不重視專業,不重視人才,也因此成為惡性循環的加劇倒退。台灣產業已看到此兩極化。強而有力的產業,吸引人才,也以產業回饋學術,給台灣帶來可觀的收益。衰微的產業,不斷排擠人才,無競爭能力,最後依靠官方補助維生。而此兩極化現象在未來一二十年已難以改善。因為少有智德雙修的人才願意進入此產業。農業與一些後段班產業,是這些產業的人物自我造成的共業。這個經驗結局使我在世界其他地區推行農業現代化時即銘記在心。
在蘭花產業努力二十年,此產業已無致力之處。然而由於在此產業的努力經歷,得以了解自實驗室的基礎研究,至產業的實務應用應該如何連結。也由此理解一個產業除了技術,還需要制度,人才訓練與理念的改變。由完整的蘭花產業,體驗了選種,育種,組培苗量產,種苗生產,儲運等至市場行銷之系統化作業。因為參與此產業,而有機會參訪了解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中國等等各大農業公司。由相同的蝴蝶蘭作物,各國不同的經營模式,以驗證文化背景對於產業發展的差異。自此之後,對於其他產業更能深入理解,也因此至東南亞,到非洲。近期再加上中美洲,可以將台灣產業與台灣經驗帶出去。再以已發表"德弗札克(Dvořák)的故事"此文章數段文字,作為此三十年之註解。
在台灣的學術界,人脈關係的經營更重於學術的真實研究,尤其在農業此歷史悠遠的領域。自1988年到2021年,能夠堅持學術理念的同伴愈來愈少。然而在學術研究,我建立了如下領域,呈現在不同的國際期刊:
1.生物產品加工工程、
2.溫室設計與智慧系統、
3.蘭花量產工程、
4.組織培養苗量產工程、
5.生醫感測系統。
在產業應用,開展了如下領域:
1.生物產業與綠色農業規劃、
2.國家/地區之農工業現代化,
農業的現代化與產業化。其關鍵產業為糧食作物與高經濟作物
工業化:包括農產加工業,民生工業,醫療產業。由生產製造開始,至建立
制度。
3.二級城鎮之建立: 在農村與都市之間建立二級城鎮、
4.教育與人才培育。
台灣現代化經驗是在40年內完成自人力、機械化、自動化的過程。這種豐富的發展經驗可以讓台灣協助許多開發中的國家。讓他們知道與珍惜台灣的存在。這就是我近10年來,在東南亞,非洲與中美洲等一些國家的工作
2022年,將是教授生活的結束,而也是另一階段的開始。將以不同的職業身分持續進行應有之工作。而這些心願是否有完成的一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這是60歲之後更深刻的體驗。那麼今年歲末感言。也將是2022年之首頁,那應該是如何?
沈葆楨擔任巡台欽差大臣時,在台南延平郡王祠曾寫下一聯,"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過,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有許多理念,有許多心願,希望能夠實現。然而個人有限的生命,有限的經歷,還有外在種種的變因機緣,這些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勉強改變。因此只能盡一己之力,以待天機。願若難成,自己也是已盡力,因而求一己之心安。
2022之首頁,即是"缺憾還諸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