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無官御史台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鳳梨與台灣紅利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所附的文章來自一個特殊的團體:上下游網站。所謂特殊,是此網站是如何運作,如何維持其經費需求,如同一團迷霧。

在這篇銷日鳳梨不能依靠「台灣紅利」,內容大意如下:

作者去年(2021)3月,買了一批鳳梨,品質偏酸。第二批於4月到貨,甜度提高許多。其價格是日本超市中菲律賓鳳梨的一倍以上。2022年再度團購,鳳梨碰傷發霉又偏酸。開箱後有一顆碰傷,其他底部出現黴菌。

作者購買台灣與菲律賓鳳梨,找了4個友人進行盲測評分,投票結果是平手。但是台灣鳳梨每粒458日圓,菲律賓鳳梨每粒298日圓。作者說明,台灣鳳梨送來日本,品質不穩定,真怕有一天"台灣紅利"被用完。作者語重心長表示"去年日本朋友大多是台日友好和對中國的抵制因而支持台灣鳳梨,那時大家沒那麼在意好不好吃,就是想幫助台灣度過難關"

所謂的台灣紅利,是日本友人與台灣僑胞,為了支持台灣,因而購買台灣的鳳梨。如果品質不穩或是品質逐年下降,那麼這些因情緒而提升的購買力,很快就會消失。

那麼台灣相關行業,對於此鳳梨的外銷是否有一套完整的計畫。自育種開始,目標市場的外型、口味等品質要求是甚麼?在栽培、收穫、採收後處理、冷藏至海運運輸是否有一套標準作業程序?國際市場對於產品的三大要求:數量、品質、時程是甚麼?台灣有否能力達到此要求?

以一個基本採收後處理的問題。如果鳳梨在田間採收已達到除塵、去蟲之要求,一顆鳳梨在田間採收時溫度是多少?放入冷藏庫時,空調設定溫度是多少?鳳梨自原來本體溫度降至預定冷藏溫度,每小時要降低幾度?鳳梨的代表性溫室是以表面溫度或是以核心溫度為依據?如何量測表面溫度或核心溫度?

除了降溫之溫度條件,還有相對溼度等其他氣體設定條件。那麼各種鳳梨品種其收穫後各階段冷藏、儲運、展售之溫濕度條件是甚麼?如果這一個環節的作業程序都尚未建立、那麼如何討論外銷?除此預冷與冷藏作業之外,在生產端還有更多的問題。

官方對此問題的反應則是有個標準方法。找個大學或研究單位開授一兩次採收後處理課程,就此應付了事。課程內容是否正確有用,授課師資是否有此專業能力,則毫不關心。

在上下游這篇文章,描述是台灣人在日本購買鳳梨的感受。作者的表示,如果品質不穩定,如果不合乎本日本人需求,這種一時的情緒,所謂台灣紅利很快就會用盡,然後又回到原點:鳳梨產銷失衡。

日本的台灣人點出了問題,在台灣鳳梨產業能夠引起迴響嗎?我的答案是"無濟於事"

附件:銷日鳳梨不能僅靠「台灣紅利」,來場台灣 VS.菲律賓鳳梨大PK

資料來源 :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68949/?fbclid=IwAR3gn5xu3OBIBVRWqlQOFI-lq8SKNmQK_3Sg7u5SjEldaNK5sZp3rd7_HQE

我是一個在日本仙台擔任研究工作的台灣人,離開台灣多年,最想念的就是台灣的水果。仙台這邊的台灣人,往年都會特別訂購台灣的芒果和荔枝,一解思鄉之苦,而且送禮自用兩相宜。去年(2021)因為政治因素,過去少見的台灣鳳梨也加入了行列,大家基於愛國情操,紛紛團購,希望能幫忙解決鳳梨的急難。

我今年依然參加團購,也買了超市的台灣鳳梨,卻覺得品質不太穩定,因此想分享一下這兩年的食用心得,給台灣的鳳梨農民和貿易商們參考。

去年團購台灣鳳梨,幫做國民外交

去年3月第一批鳳梨到貨時,味道偏酸,與我記憶中的金鑽鳳梨的蜜甜相差很多,後來聽說過了清明之後才是盛產期,大家於是又訂一批,4月到貨之後,甜度提高很多。當時一顆鳳梨的平均價格約是800日圓一顆,價格比日本超市最常見的菲律賓鳳梨高了一倍以上。

我們團購是到一個很大的冷藏庫去拿的,我當時訂了三、四箱,大概20個鳳梨,一一送給我在日本的工作同事以及親朋好友們。當時台灣與中國的水果政治角力的新聞也在日本各大媒體報導,所以接受了台灣鳳梨的日本友人也都對台灣的困境表達同情,當時的我有種在民間替台灣做國民外交的感覺。

今年再度團購,鳳梨碰傷、發霉又偏酸

今年台灣鳳梨季節又到來之前,在日本的一些超市就看得到賣單顆的金鑽鳳梨,購買比去年方便多了。不過今年台灣鳳梨的價格變動很大,最便宜的一顆400多日圓,高級的要1000塊日圓,差別非常大。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2/05/%E5%8F%B0%E7%81%A3%E9%B3%B3%E6%A2%A8%E5%9C%A8%E6%97%A5%E6%9C%AC%E7%9A%84%E5%83%B9%E6%A0%BC%E5%B7%AE%E7%95%B0%E5%A4%A7-1200.jpg

我今年依然參加團購,也買了超市的鳳梨,卻覺得品質不太穩定,因此想分享一下今年的食用心得,給台灣的鳳梨農民和貿易商們參考。

3月時我團購了一箱鳳梨,到貨時間卻比預計的延後兩週,直到4月才拿到,原因是因為船期延遲了,運輸郵寄在疫情期間較難控制,大家都能理解。開箱時,有一顆鳳梨碰傷了,流出了汁液,其他顆的底部大都出現了白色的黴菌,雖然整顆鳳梨仍然可吃,觀感卻不是太好,想要送人也不太好意思。

切開來後,果肉外觀沒問題,不過味道仍偏酸,所以我大部分拿來作了鳳梨炒飯以及各種料理,入菜之後的鳳梨酸味比較討喜。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2/05/%E5%9C%98%E8%B3%BC%E9%B3%B3%E6%A2%A8%E7%8B%80%E6%B3%81-1200.jpg

超市之台灣 VS.菲律賓鳳梨大PK

把這箱鳳梨解決後,我決定再來嚐嚐超市賣的台灣鳳梨。日本超市的標示強調:台灣鳳梨的心是軟的,可以吃喔!因為平常買到的菲律賓鳳梨,鳳梨心都很硬,一般都會切掉不吃,所以感覺台灣鳳梨心可食是個賣點,顯得物超所值。

於是我想,乾脆來個台灣鳳梨vs.菲律賓鳳梨的PK賽!並且請來4位友人來做盲測評分!結果如下: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2/05/%E5%8F%B0%E8%8F%B2%E9%B3%B3%E6%A2%A8%E6%AF%94%E8%BC%83%E8%A1%A820220505.jpeg

台灣鳳梨剖開後,果肉變黑嚇了我一跳,幸好還可以吃。口感則比較柔軟,甜度較高,但是頭尾的甜度差異大,要看你吃到哪個部分,也有人覺得台灣鳳梨的風味比較淡。相較之下,菲律賓的鳳梨品質比較穩定,果肉雖比較硬,酸度較高,但感覺甜度比較平均。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愛吃甜,也有人比較喜歡酸一點的風味。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2/05/1%E5%8F%B0%E8%8F%B2%E9%B3%B3%E6%A2%A8%E5%A4%96%E8%A7%80%E6%AF%94%E8%BC%83.jpg

台菲鳳梨外觀比較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2/05/3%E5%8F%B0%E8%8F%B2%E9%B3%B3%E6%A2%A8%E7%B8%B1%E5%89%96.jpg

 台菲鳳梨底部切開後台菲鳳梨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2/05/4%E5%8F%B0%E7%81%A3%E9%B3%B3%E6%A2%A8%E5%88%87%E9%96%8B%E4%B9%8B%E5%BE%8C.jpg

縱剖台灣鳳梨切開之後

4個受試者投票結果是:台灣鳳梨和菲律賓鳳梨各擅勝場,平手!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2/05/%E5%8F%97%E8%A9%A6%E8%80%85%E7%9A%84%E7%9B%B2%E6%B8%AC%E8%A9%95%E5%88%86%E7%B5%B1%E8%A8%88.jpg

深怕「台灣紅利」被用完,希望台灣鳳梨趕快進步

我在日本長住的這幾年,感到日本人真的很愛台灣,即使是未曾謀面的日本人,只要知道我是台灣人,就都對我異常的友善,我相信這是因為台灣人過去在日本都很努力,給日本人良好的印象,像我這個比較後到的台灣人就享受到了「台灣紅利」。

日本近年更掀起「台灣味」熱潮,流行什麼食物都掛上「台灣」,例如「台灣拉麵」,就是把滷肉燥放在拉麵上,還有標榜台灣口味的豆花、炸雞、肉包、珍珠奶茶、鹹豆漿、愛玉、芋圓、蛋餅、蔥油餅,因為食材來源不易以及為了日本口味調整之後,口感其實都跟台灣正宗的不一樣。這次台灣鳳梨來日本,品質不穩定,我真的很怕有一天「台灣紅利」被用完。

最近仙台的超市開始賣剖開的半顆鳳梨,以及切片的小包裝盒的鳳梨,適合人數少的小家庭以及單身族消費者更方便享用,剖開之後鳳梨有無黑心一目瞭然,可以確保品質,也能讓食用的方式更彈性(例如:不需處理就可以外帶當作飯後水果或是到戶外野餐),即使貴一點,日本的消費者還是願意買單的。

去年日本朋友大都是因為台日友好和對中國的抵制而支持台灣鳳梨,那時候大家沒那麼在意好不好吃,就是想幫忙台灣度過難關。但是台灣鳳梨若要長期發展,想要在日本站穩,必須要設法提升品質,找到自己的優勢才行,不能期待只靠政府補貼來做生意。希望這些意見,能夠提供國內的農民和商人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