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無官御史台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中國論文數目超過美國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以下附錄兩篇中國2016年的文章。這些6年前的文章,內容是討論中國論文數目在2016年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論文第一大國。

如果勉強將學術論文分類一為SCI論文,另一種為未被SCI收錄的論文。那麼如何評估論文水準,文章數量,論文引用次數,影響因子是最常用之指標。那麼又要如何以人為操控此指標?首先從影響因子談起(Impact factor, IF)。因為一篇論文的引用次數是計算IF的重要數據。但是其中最容易操控之方法如下:只要是學術論文,無論現在是否為SCI收錄,其引用之文獻均可計算那篇引用文章的引用次數。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一篇論文引用次數衝高。只要學術界大伙相互合作,在學術論文、會議論文、碩博士論文大量引用,尤其在參考文獻部分大量灌水,那麼這篇文章引用次數大為提高。一個期刊其每篇論文都有極高引用次數,此期刊之IF當然也是大大提高。

這也是中國舉辦的英文論文期刊,往往在二三年之內馬上成為SCI收錄的期刊,而且有極高的IF值。因為有大量的國內中文期刊對其大量引用。然而這種重量不重質之情況下,除了用以宣傳之外,能為國家帶來甚麼?一

中國個學術大國,有14億人口,以周圍國家1億多人口之日本相比較,30年來沒有多少諾貝爾獎,人文之外唯一之獎項,仍然是依賴祖先中草藥之影響力。在Top2%科學家名單,14億人口也只有6千餘人,扣除香港則已不到6000人。

中國能否自中等收入陷阱,看看今年其經濟表現就可知道。一個國家學術表現只是空虛宣傳,無法換取真正的產業實力。

台灣學術界,勉強分類成三等。第一種是其研發能力與產業結合,創造經濟產值。這種科系即是學生容易就業的科系。一種是拼命發SCI論文,以量多取勝,而無法創造產業,科系畢業生除了公務機關,無處可去。第三類是腐爛到底,無作科技論文實力,也無產業創新,科系只是培養具有文憑之學生。

附錄I.陸學術論文數超越美國 清大副校長施一公擔憂:垃圾太多

資料來源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08/1126333.htm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日前公布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人為第一作者共發表了42.6萬多篇學術論文,相當於國際總數量的18.6%,高於美國的學術論文發表量40.9萬篇。對此,大陸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表示擔憂,「論文不足以說明科技實力」,認為論文和科技實力是兩回事,千萬要分開。

根據《上觀新聞》報導,施一公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參與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我以前曾經預測,中國會在2020年論文數超過美國,沒想到我們提前完成了」,不過他並未流露出驕傲,反倒是一臉擔憂、語調沉重,在5分鐘左右的發言裡,一共說了3次「很擔心」,「有些評論因此說,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超過美國了,我很擔心。」

施一公表示,在各個單位,不論是晉升還是考量績效,都會把專利、發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數和文章所發表雜誌的影響因數作為標準,而且這一風氣愈演愈烈,「但這幾個核心的科技評價指標,文章數量、論文引用率、雜誌的影響因數都可以人為提高。」

他表示,各個學校、單位都辦了雜誌,想要提高影響因數,互相引用就可以,引用多了,影響因數自然也就高了,「中國這樣的國家,想要把這3個指標做上去,我認為是易如反掌」,在他看來,論文不足以說明科技實力,美國沒有這樣的評價方式,科技實力卻依然領先,「因此,論文和科技實力是兩回事,大家千萬要分開。」

不過他也承認,數位指標在各個單位都很重要,影響到評獎、評優、評先,「這是矛盾的兩方面,一方面如果沒有這些標準,如何反映科研的品質,但有了這些標準,大家拼命『做』這個數字怎麼辦?」

「有些文章,通俗點叫『垃圾文章』,就是純粹為了發文而發文,這種情況太多了」,談到業內和社會各界出現的「論文無用」論,施一公表示「堅決反對」,「沒有論文,怎麼能有科學技術?但在追求論文的導向如此之強的時候,評價立場如此鮮明的時候,造成的負面影響其實非常大。」

施一公說,他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建議進一步改進科學評價體系。他指出,國際通用的方法是參考國際最頂尖專家的觀點,「這是一種『唯專家論』的方式,我不評價這種做法的利弊,但至少在很多國家都是這樣的。如果是將本領域所有專家聚在一起,通過抽籤確定評價委員會,在科學上,這樣的民主是不能帶領科學健康向前發展的」。

附錄II. 中國用這些學術垃圾完成論文數超過美國的任務

資料來源 :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348710/article-313688.html

中國原定2020年論文數超過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學術垃圾已經提前完成這任務。

近年來,學術界造假事件屢見不鮮。如果說毫無創新、價值平庸的研究結論是學術垃圾,那麼弄虛造假、誤導社會的學術成果更可謂是學術垃圾中的有害垃圾。過去十年,中國的科研投入增量佔據全球科研增量的40%,同時帶動的是學術論文的井噴。但這等於中國學術的影響力在與日俱增嗎?答案可能相反,井噴的背後是大量學術垃圾的生產。在現實困頓下,中國學術界該如何克制生產垃圾,走向創新呢?

據統計,中國高校的學報種類在1977年大概有150種,1987年增至393種,2007年又增至1130多種,到2017年己經達到了1150種。除了高校學報之外,還有大量各種學術刊物。學報和這些刊物合計已超過6000種。因此,中國學術刊物的增速堪稱世界史上絕無僅有。數量巨大的刊物為論文發表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有人估計,今天全國已有6000餘種學術期刊,依照保守的算法,每份期刊每年平均發表300篇文章,就有180萬篇。還有舉辦的各種學術會議,估計這類會議文章遠超過20萬篇。還存在某些部門專門為解決職稱的論文問題辦的沒有公開發行的刊物。中國兩年發表的學術文章總數應該能輕易超過瑞士的總人口了。中國學術論文近年來在國內外雜誌上的大量發表,其數量之多,令人瞠目結舌,以致有人以井噴現象來形容這種情況。

據有人對近十年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文獻進行的大數據研究,2006-2015年,在我國6268種學術期刊上發表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論文共計703.8萬篇(其中受各類基金資助論文149.3萬篇,受國家基金資助論文35.5萬篇)。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張保生指出:根據2008年社科統計年報統計,我國高校文科教師每年發表論文30多萬篇,約30億字。

在過去十年間,中國的科研投入增量佔據了全球科研增量的40%,金錢的驅動帶來了學術論文的井噴。論文的數目被視作中國科學崛起的標誌,但其中有多少是真材實料的呢?

嚴酷的現實是,數量的劇增,並未伴隨著質量的相應提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80%左右的國際論文分佈在零被引用區和低被引用區,即十年來都被引用過或僅僅引用過一次。中國科學院李國傑院士指出:我國被SCI收錄的論文總篇數,從1981 年的不足5000 篇,激增至2004 年的57000 多篇。我國2003 年引文數世界排位第18 位,但篇均引文數卻排到124 位。

2008 年的兩會上,有教育界委員痛陳:現在95% 的科研論文是垃圾。這個情況在十年後的今天已有了頗大改觀,發表在SCI收錄期刊上的中國學術論文的引用頻次出現了大幅上升,但是總體情況仍不樂觀。在2018 年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中國科學院一院士坦言:我以前曾經預測,中國在2020年論文數超過美國,沒想到我們提前完成了,有些文章,通俗點叫垃圾文章,就是純粹為了發文而發文,這種情況太多了。

據中國知網對2099 種社科期刊的統計,截止到20184月,2015 年可被引文獻量為543018,其中零被引文章數251868篇;2016 年可被引文獻量514341篇,其中零下載文獻量766篇;2016發表、截止到2018425日,下載低於10次的是15037 篇。也就說,數量浩大的論文,沒有讀者。有人指出,中國高校文科教師每年發表論文數量驚人,若以美國學者9%創新的論文寫作方法,頂多2.7 億字的創新思想;若以中國學者91% 創新的論文寫作方法來看,則應有27.3 億字的原創性思想。如此說來,中國學者的原創思想應比美國學者10倍還不止!然而,他的結論是數量帶給我們的期待,和中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實際地位是天壤之別。

國外不少著名經濟學家如諾貝爾獎得主Paul A. Samuelson等,都認為中國今日的經濟奇蹟為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絕好的素材,期待由此導致整個經濟學的重大突破。但是事實是中國經濟學研究的學術水平距離國際學術標準依然遙遙無際。在此情況下,想要進入國際學術主流實在很難。至於成為世界一流,恐怕更是難有可能的。

因此,伴隨著中國學術論文井噴的是學術垃圾的飛速增加。而在最近的十年中,中國學術垃圾氾濫的狀況,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要談學術垃圾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確學術垃圾定義。

一位網友在題為《請慎用垃圾論文一詞》的文章中說:也許國內重視SCI 文篇數過頭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於是動不動就把影響因子低的期刊說成是垃圾雜誌,其中的論文是垃圾論文。……但反過來說,低影響因子期刊上的論文就一文不值嗎?客觀的評價,低影響因子期刊上的絕大多數論文應該歸結為兩種:(1)是很小的發現或進展;(2)爭議很大,錯的可能性很大,重要期刊不願意擔風險。當然也有少數很不錯的和完全沒意義的,但我們的評價不能用少數代替多數。

他說的有一定道理。確實,判別是否學術垃圾,不能完全依靠論文刊登的期刊的地位來決定。特別是在我國,期刊地位的判定是一個一直爭議不休的問題。那麼,什麼是學術垃圾呢?

我們日常所說的垃圾源自上海方言,指的是無用之物,後引申為罵人語言。在今天,對於垃圾的一般理解是:(1)廢棄無用或骯髒破爛之物(如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等);(2)比喻失去價值的或有不良作用的事物(如垃圾郵件、社會垃圾等)。台灣出版的《國語辭典》對垃圾的解釋則是穢物、塵土及被棄的東西的統稱。簡言之,垃圾就是失去價值的或有不良作用之物。由此而言,學術垃圾就是沒有價值或有不良作用的作品。

首先,我們看看沒有價值的作品,這類作品可以歸為平庸之作。這類作品的特點是:雖然沒有剽竊抄襲、捏造數據等大家通常提到的學術不端問題,但既無新材料,又無新方法,更提不出新觀點,只是不斷重複前人已經做過的工作,即如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四十多年前說的那樣:無論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還是從概念體係來說,完全在沿襲著傳統。像老牌發達國家的某些工業部門一樣,歷史學只滿足於依靠繼承下來的資本,繼續使用陳舊的機器,生產出一大批過時的產品。這類產品,只有在一個沒有競爭的封閉市場裡才有銷路。

其次,再看看有不良作用的作品,這裡作品可以歸為有毒作品。這種不良作用,一方面是進行造假,從而誤導讀者,甚至誤導社會,另一方面是剽竊抄襲,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中國科學論文造假引起的國際風波,在最近幾年愈演愈烈,成為國際學界關注的一個重點。2016920日,美國知名抄襲監測網站Plagiarism Watch 通過國際知名英文論文抄襲檢測系統iPlagiarism(中文名:艾普蕾)順藤摸瓜,發現了世界科學史上最大規模的英文論文造假公司,該公司與一家巴西SCI雜誌(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默契合作,收費為中國學者發表了大量涉嫌抄襲、造假的論文。

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許培揚揭露,大量中國大陸醫生的論文投到了這個巴西期刊,佔該期刊發表論文總量的54.9% 2015年,該刊中國學者文章達到了1605篇,比例更是高達78. 1%。但是中國論文被大規模撤稿已經不是新聞,2015 年到2016 年就先後爆出兩樁類似的醜聞,共計105 篇論文被集體撤稿。此後,施普林格(Springer )開始回顧排查過去刊登的論文,不查不知道,一查直接打破了前兩年的記錄。公佈出的造假名單中,不乏中國名校和名人的身影。

平心而論,在國內學術論著中,雖然抄襲作假尚不能說是大多數人之所為,但是大多數是平庸之作和濫竽充數之作,卻是不爭之事。在這些鋪天蓋地的平庸之作中,不少還被冠以不同級別的精品之名,流行社會,並為當事人帶來重大的實惠。由此可見,到了今天,甚至連許多精品都已如此,遑論一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