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無官御台史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文創產業與蘭花

 

中興大學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近年來,文創產業被喊的響徹雲霄,而蘭花加上文創產業也成為政府大力輔助之方案。什麼是文創產業?什麼是蘭花文創?

文創產業是三個名詞的集合體,“文化”,“創意”與“產業”。因為是產業,因此有生產端與行銷端,因此有公司,有就業機會,以此爭取利潤。文化創意產業有兩個基本組成: 核心精神與週邊物件。核心精神不易理解,週邊物件則是經常看到。台灣許多文創產業千篇一律是手工肥皂,手工織物,T恤,鑰匙圈,領帶,領帶夾等。有時再加上一些地方性特產,例如糕餅,茶葉等。

在國外許多風景區,都可出售具有該風景區標記之紀念品。其周邊物件與台灣上述文創產業之產品也是相同,包括馬克杯,陶器裝飾等。在美國職棒MLB,職籃NBA球場也出售具有球隊標誌之紀念品,球衣,球帽等等。風景區的周邊物件用以代表持有人曾經到此一遊,用以留下一段回憶。職棒或職籃的球衣球帽,代表對此球隊之認同,尤其球隊得到總冠軍之後周邊物件之銷售量更是暴增。這些周邊物件之外形相同,成本低廉。只是附上了標誌,其售價則是增加數十倍。文創產業著重於周邊物件之出售,也因為其高利潤產品。

因此文創產業中可以如同風景區,如同職籃職棒,出售這些具有代表意義之周邊產品,用以賺取收益。除了這些周邊物件,文化創新所創造之影片,音樂與書本,都可衍生龐大的商機。一片CD其成本多少,錄上音樂之CD其售價又是多少?由此可知文創產業之產值。

但是文創產品之週邊物件與風景,古蹟或是職業球隊出售之紀念品最大之不同點是什麼?那就是由文化創作所衍生的產物,必須基於文化之背景精神所創造之產品。風景與古蹟是原先存在,是由人類之活動加以開發。因此風景區是交通部負責,古蹟需要維護,那是文化部之工作。職業球隊是商業行為。這些風景,古蹟不是現今人類創造出來。職業球隊本來就是商業行為,這些與文化創新之本質完全不同。

文化創新是基於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文化精神加以開創而成。因此對一個古老的傳統,對於一個民族之傳統風俗,將其文化精神加以創新,使其得到現代人類心靈之共鳴。使得大多數人心靈得到慰藉,得以認同。也因為由此種歸屬感,認同感,因此有此文化標記之周邊物件,雖然其原料還是T恤,馬克杯,鑰匙圈或是手機套,但是只要印有這些標誌,其售價就成相差數十倍,因此能夠成為產業。

一個影星或歌星,其個人標記也能產生魅力。但是這不是文創,這是其個人努力,加上媒體大力炒作之結果。這種行為稱為流行,而不是文化創新。

近年來,文創產業的典型代表有韓國,日本與紐西蘭。韓國擅長於挖掘其野史或民間傳說,以影片或小說形式表現。當然其連續劇創造之流行人物也可稱為廣義之文創。日本之文創以大河劇為例,將昔日之歷史人物一代一代再重新述出。而其人物劇情都與當代相互呼應。例如在二十一世紀日本高喊第三次開國之際,其大河劇則是以幕末之坂本龍馬之生平為主題。日本另一種文創則是將歷史及地理的結合,合掌村與詩人巴蕉奧之細道即是代表作。紐西蘭以哈比人傳奇拍攝出一系列的電影。因此文創產業之本質是什麼?是來自文化,來自創意,來自能夠啟動人類心靈深處之認同。文化創意之表現媒介例如影片,如音樂,如劇本等,成為商品,成為財富。由於有此認同感,週邊產品例如T恤,例如馬克杯,例如領帶夾,只要將此撼動人心的文創標記附在這些周邊產品,自然有其身價,自然得到更多利潤,也自然形成一個產業。文創產業之本質是文化創新。而其周邊產品是此文化創新之標誌所在。由於認同感人們才願意付出數倍,數十倍之價錢,購買此文創產品。

台灣此海島,歷經異族之統治,先人在此海島之奮鬥也留下許多可歌可泣之故事。但是真正成為文化產品並不多見。台灣近來的歷史劇有寒夜,後山日先照與綠島百合等作品。但是難以得到台灣人民心靈的認同。這些史實沒有烘托出代表人物,沒有形成代表象徵,沒有製作撼動人心之主題曲。台灣的文創產業缺乏就是如何憾動人心深處的認同感。

文創產業中核心的文化精神是根本,是基本。周邊產品是末端。無核心精神,周邊產品即無其特殊性。台灣許多文創園區,千篇一律的手工皂,人工染織品或是地方小吃等,那是將末端物件作為文化根本,那是本末倒置。政府龐大的經費得以文創之名目,輕易的分配。因此終究文創產業在台灣,將得到如下之評語: “文創,文創,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後行”。

那麼蘭花文創是什麼?將花瓣揉入化學原料製成肥皂。將成份萃取與酒精混合成為蘭花酒。將花瓣擠壓製成面膜。將馬克杯、領帶、T恤印上蘭花圖形。這些都是只有末端產品而沒有核心靈魂之行為。除了得到政府輔助,刮取全民稅金,看不出對蘭花產業有何助益。最終也只是一場官方與國立大學導演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