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聯合報的文章,有三種說法。
農委會首長說台灣農業生產技術是最好的,安全品質管控是最好的。有機檢查合格是百分之百。台灣農漁畜產品品質非常好,價格要以日本為水準。
許明仁副教授的意見:如果這麼好,外銷為何屢出問題。還有拿錢補貼不是解決的方法。
李武忠執行長的意見:”台灣農業應看看外面世界長怎樣,不能是關在島內自爽的「井底蛙」,這樣對產業發展不利;台灣農業過去確實有很傑出的表現,但這幾年不管是在科技研發、種苗、育種制度管理規範,坦白說很多部分是停滯的。”
而另一個重要意見是"一個領導者,若處處認為自己世界第一,就是台灣農業的危機意識"。
上述兩位學者專家的意見,都是十分含蓄。對於實際的真相並沒有說太多。
那麼台灣農業的問題是什麼?那就是自卑與自大的混合體。台灣著重內需市場,自我封閉,不敢在世界各地與其他農業強國競爭。日本農產品價格是台灣兩倍,那麼為何不比較日本人的GDP是台灣的幾倍。此外,日本對外國農產品的開放程度是多少。
自蘭花產業的經驗,台灣農業的根本問題不是外在的氣候或是土壤等條件,而是心態。一種自卑與自大混淆而成之心態。為何自卑?看看大專院校農業科系的分數排名,看看台灣農業研究在國際上的水準。因為自大,因此抱團相互取暖形成一種同溫層,互吹互捧,聲稱天下第一。然後處處吵著要求補助。
台灣農業界真正辛苦是那些兢兢業業,深處基層,勤奮工作的第一線工作者,也敬稱之為農夫。
附錄:陳吉仲誇口農技、品管全球最棒
專家:都這麼好為何外銷屢出問題?
資料來源
: https://udn.com/news/story/122886/6408264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2日出席全聯舉辦台灣石斑世界尚讚活動力挺。記者李成蔭/攝影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誇口「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的農業生產這麼穩定」,引發爭論。昨他出席「二○二二年台北國際食品展覽會台灣館」開幕時又說,全世界農業技術台灣最好,品質安全管控也最好。但專家學者說,如果都這麼好,外銷為何屢出問題?甚至直言農業領導者若處處認為自己世界第一,就是台灣農業的危機。
陳吉仲說,台灣農業生產技術是最好的,我們的安全品質管控是最好的,符合產銷履歷、有機的面積兩個加起來逾七、八萬公頃,驗證合格率是百分之百,這個幾乎在全世界難以做到,還說「你看,有哪個國家的農藥管理登記是百分之百,肥料的使用(管理)也是百分之百」,背後是有生產安全管理。
陳吉仲說,我們常說台灣農漁畜產品品質非常好,可跟日本媲美,但價格總是日本的一半,現在應要改過來,以後台灣農漁畜產品、食品不只要超越日本,價格應要以日本當水準。
成本高削弱競爭力 補貼不治本
台大園藝系退休副教授許明仁說,若都這麼好,外銷為何屢出問題?許明仁說,自認品質很好,就要到認同你品質的市場去才能賺錢;品質好賣到不對的市場,也不見得賣得好,比如西方人認為金鑽鳳梨過甜,品質再好對方不見得埋單,不能一廂情願;台灣走精緻農業或許很厲害,但檢疫、關稅、生產成本高,削弱外銷競爭力,拿錢補貼更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許明仁說,如同這次石斑魚事件,撇開是否有用藥問題,「借單」問題是事實,魚不夠拿別人的魚來湊數,難保外銷不會出問題。
研發與種苗、育種 近年多停滯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李武忠說,台灣農業應看看外面世界長怎樣,不能是關在島內自爽的「井底蛙」,這樣對產業發展不利;台灣農業過去確實有很傑出的表現,但這幾年不管是在科技研發、種苗、育種制度管理規範,坦白說很多部分是停滯的。
李武忠說,當國外不斷成長,台灣不進則退,這幾年已有很多地區養殖技術、規模、產業跟台灣差距愈來愈小,一個農業領導者眼界沒看向世界,若處處認為自己世界第一,就是台灣農業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