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被斷交不是新聞,但是斷交之後,代表團不但可以留在當地,而且逐漸壯大。這個外交奇蹟只有馬拉威醫療團做到了。只要細心搜尋,可以找到馬拉威與農耕隊的詳細資料,在簡旭伸與吳奕辰兩位先生的報導”十年情未斷的民間啟示”,其中提到三點關鍵因子,說明為何醫療團能夠延續與壯大。
一、台灣醫療合作不僅是官方,而是還有民間醫院。而且在專業背景中,台灣醫療團是仁心仁術,這些行為可以由其他報導加以知曉。而且台灣強項資訊領域之電子病歷與公共衛生電子紀錄,也都被引用於此國家。
二、醫療團的工作範圍不只停在醫療,而且包括個人、家庭、社區之狀況,以解決人民的基本問題。包括學生獎學金、青少年健康教育、微型貸款等,更有咖啡與果菜的公平交易認證。醫療團工作竟也包含農業領域。
三、有了國際連結,挪威-台灣-馬拉威三國家,以畢嘉士醫師基金會加以連結。因此的到第三國的支援。
農技團中,團員離鄉背井遠赴他鄉,從事艱辛的田間勞務。然而這些人的辛苦卻對當地沒有多大的影響。在農技團存在時,對當地發揮不了影響力,離開後也沒有留下制度,系統或技術。在真空橘子作者的報導中,對於台灣推廣水稻之結果,含蓄的批評,"稻米不適合當地飲食習慣,台灣重肥喜濕的稻米,也不適合馬拉威乾旱少雨的氣候"。
在塗柏鑑先生的故事中,直接點名農技團的收益不理想,無力幫助非洲達到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除了外交上要求用以迎合當地政要,另一個原因是台灣提供的援助,未顧及當地需求,而只求自己的方便,其中一段沉痛的文字是"台灣最終於2002年灰頭土臉地承認:「我們應該早就知道稻米在馬拉威價格昂貴又非主食,玉米才是。因此早年駐地技術團一味從事稻米推廣,是方向性的錯誤,也是失敗的主因。」"。最後只好自水稻改成玉米,而玉米又不是台灣的強項。在劉曉鵬教授的論文,有著更深入的報導。那麼比對醫療團在馬拉威落地生根,而農技團灰頭土臉淪為笑柄。其根源不是農技團團員,而是上級的大錯。那種將帥無能,害死三軍的大錯。那些在台北天母不官不民的決策者,那種昏庸無能的大錯。
這種決策錯誤是否有得到教訓,現況是沒有。過去以水稻掛帥,到處推廣稻米,近期則是以蔬菜為主,用以做為送禮之禮物。因此台灣在非洲有兩個友邦國家。一個有官方關係,在那山地國家,農技團推廣熱帶水果。在另一個準官方國家,在沙漠氣候下,農技團執意選種需要大量水分的蔬菜。
馬拉威的醫療團為何持續壯大發展,因為有了真正的醫療專業,有國外第三國之援助,而其工作更擴及健康教育,社區發展,更有農產品市場行銷。而農技團為何淪為笑柄,只有一個原因,成員全部是官方單位,一味自大而看不清別人,更看不清自己。
附錄一、簡旭伸 吳奕辰台灣與馬拉威「十年情未斷」的民間啟示
你也可以做外交!2018-06-24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031
斷交10年後,為何台灣與馬拉威的故事仍未中斷?
台灣活躍的公民社會,有時候可以比政府單位更有遠見、想像與執行力,這不僅反映在國內議題,也反映在國際發展項目上。
2008年台灣與馬拉威斷交後,台灣過去在姆祖祖(Mzuzu)中央醫院執行醫療團計畫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屏基)成立畢嘉士基金會,和挪威國際路加(Luke
International Norway,
LIN)合作,持續在該國執行愛滋病、肺結核、高血壓等的醫療計畫,甚至還獲得國合會的支援。畢嘉士基金會不僅以民間力量阻擋了政府援助突然撤離後對當地的負面影響,也建立了台灣在當地的品牌形象。這證明:有些事情是中國砸大錢也做不到的,但台灣用一點點預算,再搭配知識、技術、和民間活力就做到了。
台灣和馬拉威斷交之前,台灣政府在當地的合作內容其實不只有醫療公衛,還有職業訓練、交通建設、農業技術等,但僅有醫療合作延續下去。關鍵有三個:
首先,台灣醫療合作不僅是官方,還有民間醫院的投入。如承擔馬拉威醫療任務的屏基也成立畢嘉士基金會,在官方醫療協議的內容之外,自主從事學童獎助學金、青少年健康意識、學校廁所建置、微型貸款、專業技術指導等全面性的發展合作,甚至與馬拉威公平貿易合作社取得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認證,推廣咖啡豆及茶葉在內的公平貿易商品,利潤再回饋到合作計畫。這些合作是由民間自行營運,因此較不會受到官方醫療合作的預算中斷影響而停止。
其次,屏基醫療團並非僅在醫院看診,而發覺民眾生病的背後結構,是一系列的貧窮循環,包含衛生環境、失業、性別歧視……等。2004年起,趁著WHO推行愛滋病防治計畫,屏基醫療團爭取到經費成立彩虹門診,發起愛滋病患營養計畫,特別關注病患的個人、家庭及社區狀況,開始嘗試一些解決結構性問題的方法,例如病歷系統、捐血系統、寡婦養雞團體等。2008年馬拉威與台灣斷交後,也在斷交前的調查基礎下,推動屏基返回馬拉威。
最後,畢嘉士基金會的背後,是挪威─台灣─馬拉威橫跨半世紀的連結。1950年挪威與台灣斷交,1954年挪威籍畢嘉士醫師夫婦來台灣行醫,並在1964年設立屏東縣私立基督教醫院,也就是屏基的前身,多年來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貢獻良多。這樣的連結成為台灣在馬拉威的延續基礎。馬拉威與台灣斷交之後,當時屏基的挪威籍董事Hans
Tore Leithe牧師藉著自己是挪威國際路加的常務董事,推動雙方合作,並在政治法律的支持下,展開一系列發展計畫。
附件二、真空橘子 我們記得,台灣幫助過這個國家。2015/12/18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5916
往後幾天的參訪路線上,我在馬拉威農村裡的農業合作社看見過去台灣農耕隊在當地推廣耕種的稻米,已經開始商品化,心裡激起了一點小小的興奮,「這是我們的足跡!」
不過實情好像是,稻米並不符合當地人的食用習慣,他們還是喜歡吃玉米粉製成的大麵糰,叫作 Nsima。而且推廣不易的另一個原因是重肥喜濕的稻米也不太適合馬拉威乾旱少雨的氣候。
附件三、塗柏鏗 扶助弱小 捍衛民國 農業援非故事2019/03/05
https://m.ctee.com.tw/album/content/39066?category=2906cb6c-bfa6-44cc-b29a-ecd85aec7817
至於農產本身的效益,雖然外交部向來不遺餘力地謳歌,且農技團成員確實勞心勞力,試圖將集約式精耕細作農業文化,移植到粗放經營的非洲。但受限資金規模,地理氣候,受援國的政局等因素,收益並不理想,更無力幫助非洲達成糧食自給的最終目標。尤其當地政要的私心,往往令農技團成為各方爭奪的政治籌碼。如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尼日,民主剛果,馬拉威,中非等國的總統或閣員皆要求台灣協助耕作其私人農場,收成亦全歸其私有,而非幫助一般民間。
最重要的是,台灣提供的援助,有時並未顧及到當地需求,還要遷就自己的方便,同時防止與自身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如民主剛果曾於1968年年要求台灣協助種植鳳梨,當外交部評估不會影響台灣鳳梨的外銷後,才於隔年由台鳳公司代辦。此外,農技團最常推廣的農作物是稻米,但非洲人多以玉米或樹薯為主食,台灣也深明此點,仍執意推廣。外交部亞西司幫辦鄒雲亭曾於1963年年樂觀表示,一旦推廣有成,將來就能讓稻米成為非洲人的主食,正說明此種心態。利比亞曾堅拒台灣繼續傳授稻作技術,反而希望協助種植茶葉與甘蔗,台灣則以氣候與土質不合予以拒絕。隔年,馬拉威請求台灣協助種植玉米時,台灣也是建議改種稻米,並向該國引入嘉南八號蓬萊米與印度八號米,以求提高產量。
然而,馬拉威的稻米產量從1968年年的4500噸一路攀升到1978年年的3萬噸,但只能將稻米出口以賺取外匯,作為主食的玉米仍得仰賴進口,且台灣移植的米種口味不為鄰近國家所喜,外銷量難擴大。再加上馬拉威將政治犯作為輔助農技團的勞力,台灣一開始雖稱讚他們「比普通工資便宜,又節省公帑,工作效率較普通工人為高」,後來發現如此等同助長壓迫,才在1980年年代停用這類勞力。
汲汲營營多年後,馬拉威的糧食問題始終無法妥善解決,當地農民生產稻米的意願也不高,台灣最終於2002年灰頭土臉地承認:「我們應該早就知道稻米在馬拉威價格昂貴又非主食,玉米才是。因此早年駐地技術團一味從事稻米推廣,是方向性的錯誤,也是失敗的主因。」而改弦易轍,支持玉米種植。未料,馬拉威於2008年與台灣斷交,成果來不及浮現便夭折。馬拉威外交部長喬伊絲班達(Joyce
Banda)曾向大陸新華社記者奚落道:「玉米一點沒長過,台灣人倒是跟當地女人生了一大群孩子。」儘管此話不無刻意貶低台灣,討好大陸的用意,卻點出台灣援助模式的缺陷。
參考資料
1.
簡旭伸 吳奕辰台灣與馬拉威「十年情未斷」的民間啟示
你也可以做外交!2018-06-24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031
2.
從馬拉威城鎮到台灣偏鄉,重新定義醫者的價值,台灣第一位衛生署駐非洲代表陳志成2018/ 10/ 30
https://www.lettherebelighttw.org/story/page/109
3.
羅一鈞 -
醫療團撤退之後 馬拉威斷交啟示錄2016-12-22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9507/2185718
4.
真空橘子 我們記得,台灣幫助過這個國家。2015/12/18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5916
5.
塗柏鏗 扶助弱小捍衛民國 農業援非故事2019/03/05
https://m.ctee.com.tw/album/content/39066?category=2906cb6c-bfa6-44cc-b29a-ecd85aec7817
6.
劉曉鵬,2009,〈非洲發展援助中的台灣經驗:馬拉威的故事〉,《問題與研究》4:127~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