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6399802
文章報導台大經濟系110人申請轉入,農業經濟學系申請轉出比例50%。此篇文章用一句重話加以形容,「加了農業人人逃,沒了農業搶破頭」。
但在廣設大學下,大學生人數倍增之情況,使各大學農學院的錄取分數排行逐年下滑,農業科系不再是學生心目中優先選擇。各農業科系想盡辦法扭轉此局勢。最常用的方法是更改系名,另一種方法是配合宣傳。例如,大喊”21世紀是農業世界”,”農金是另一個世界趨勢”。反諷地,媒體經常報導"科技新貴棄百萬年薪,無農業學習背景,返鄉務農,年入數百萬"。其中無農業學習背景而收入數百萬,此種報導,對於農學院更是情何以堪。
那麼農學院科系為何不被高中生青睞?反問一句話,這些科系之出路何在?農學院高分錄取分數的第一名是食品科學系,因為台灣有強大的食品工業,除此之外,其他科系呢?南部一家蘭花生技公司,其內容是生產組織培養苗,其人才徵求條件是,工作經驗三年,碩士畢業,月薪28500元。這種薪資如何吸引高中生選擇農業科系?
農業領域中,已具有產業的是食品科系,是畜產、水產等資材公司。而農業主要組成是農戶。農戶除非是自家子弟,否則不會再聘用大學以上學歷。這就是成為無解的局面。農業無企業、無大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之職業市場。因此農學院畢業生除了選擇公務員或國營事業職員,其出路有限。
對於農學院科系的教師而言,喊喊"農業在21世紀發光發熱","未來是農業時代",這些口號除了是自己壯膽,根本於事無補。台灣如果不能建立農企業,台灣農業如果不需要大學以上之學歷人才,農學院之招生問題永遠無解。而在少子化的趨勢之下,未來學生人數不足,對於有設置農學院的五個國立大學,在學生來源受限時,這五個大學的農業科系都將是首當其衝的科系。
而最重要的,農業師資也要多想想,自己的專長能力是否適合此時代需求。以我個人從事蘭花產業之經驗。台北市一個大學有一位農業經濟系的教授,倡導在世界各地大辦蘭展,讓世界知道台灣蝴蝶蘭之美。而她不了解,台灣出售的是種苗,不是開花株。在國外,台灣的顧客是蘭花公司,而不是民眾消費者。另一個親身體驗的故事,是協助一個基金會申請國合會(ICOF)之補助計畫。計畫到中美洲友邦國家協助他們生產本國蘭花,以銷售給當地觀光客。國合會聘請的農業經濟教授,一口咬定此計畫損害台灣農民利益。因為幫助該國生產該國蘭花,將來會賣回台灣,打擊國內消費市場。我的申覆意見是,蘭花開花株無法自中南美洲此海島搭飛機賣回台灣。但是這位農經教授堅持他的意見才是正確,因為他是農經系的農經專家。這些專家對台灣農業,對蘭花產業的認知,對生產技術與產業現況的認知,對蘭花生產成本的認知,與現況竟是如此遙遠。當我看到此篇報導,想到過去兩件遭遇,真是無言以對。
聯合報的報導,「加了農業人人逃,沒了農業搶破頭」。或許言過其實,但是這是農業科系的窘境,而且未來更加嚴重。
要如何應對此現實,不是沒法解決。讓農業強大,讓學生必也就業有出路。然而大多人不願意面對,不願意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