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人文關懷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無官御史台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八通關古道西段興建工程的探討

 

                      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  陳治宇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陳加忠

一、研究動機

八通關古道為國內僅存的隘道。興建的原因源自光緒元年(1875)。清朝派遣欽差大臣沈葆禎赴台,其經營政策為開山撫蕃,屯墾移民,因此決定開闢北中南三條橫貫東西的步道。其中的中路由南澳總兵吳光亮率二千名飛虎軍所開闢,由今日竹山(古稱林圮埔)的起點於光緒元年9月開工,經鳳凰山、沙連堡、東埔、八通關,越過秀姑巒溪直達花蓮玉里(古稱璞石閣),至當年118日完工。全長152.5公里,歷時10月餘完工。

據“雲林縣志”的記載,吳光亮總兵為了能夠於一年內完成此開路工程,八通關古道的開路標準如下:平地以一丈寬(3公尺)為準,山徑則為六尺(1.8公尺),但是並未以「之」字形路徑盤旋山壁。在平地鋪石板,山徑則砌石階,路況為陡上陡下的道路。

目前古道以東埔日本八通關驛站為分界,分成東西兩段。西段的探勘比較完整,尤其是楊南郡先生所著「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西段調查報告」(19878月)有詳細描述。在目前殘存的古道遺跡中較為著名為鹿谷鄉鳳凰村2公里的山徑與東埔八通關古道。近年來,陸續發現的遺跡有信義鄉愛國國小附近的山徑與竹山鎮社寮國小後側至後埔子庒的4.5公里平地路徑。因此已發現遺跡包括平地古徑與山路古徑。

古蹟中的古道結合了歷史與地理知識。然而古道是如何修建的?是否如古籍記載以二千餘人,10個月即能完成此橫貫中央山脈的152.5公里路程?以當時的人力、物力與施工方式,實際的開路工程能否與歷史的記載相符合?日本人在東埔八通關所築的戰備道路仍然保持良好,但是清兵所築八通關古道為何所剩無幾?

歐美諸國對於歷史事件已開始以科學原理加以解釋。例如歐洲有名的古戰場地形與戰役勝負的關係,南美洲的馬雅文化為何消失的原因,金字塔的興建工程技術等。此種研究方式是結合現代的科學原理與工程技術,配合古籍的記載,以實地考察的方式加以復原歷史事件。這種整合數項科技原理再加上相關人文學科知識,可使得過去的歷史事件更加明確。

八通關古道至今有許多值得探討的主題,例如:

1.古道的路徑是如何決定?是遷就地形變化或是直接以直線方式修路以求取施工進度?

2.古道的材料如石板、石階是如何製造?如何施工?每日施工進度若干?施工人員

的補給是如何進行?

3.古道的湮滅是古籍所稱為蕃人襲擊而荒蕪,或是因為施工未顧及地形,因此由暴雨、颱風等自然因素而損毀?

4.現今使用的道路並未完全覆蓋古道,因此有遺跡留存。現有道路的演變是遷就自然力量(天災、雨水改變路徑)或是其他人文因素(莊集的形成)?

5.八通關古道的修築是否如古籍記載10月餘即完成?是否因為在清代官僚環境下為應付上級要求在短期內完成修路因此而犧牲施工品質?在東埔地區,34年後日人修築的八通關戰備道路則是以嚴密的測量為基礎,沿用至今仍是完整。反而清代的古道大多湮滅毀棄?原因為何?

此研究計畫即是希望以現代科學知識評估古人修築古道所使用的工程技術,再還原歷史真貌。

 

二、研究目的

此計畫的研究目的是結合現代科學學理中的工程技術,地質學與氣象學,動植物生理資料庫等,以實地考察方式,探討八通關古道西段的築路工程技術,用以重建還原古籍的記載資料。結合工程技術、自然科學與人文知識,配合文獻資料,使本土的歷史、地理與科學教育能配合為一。

 

三、研究問題

此研究計畫因研究期限的限制,研究地點侷限於八通關古道的西段路徑。即自現今的竹山、鹿谷、集集、水里至信義鄉。研究的問題包括:

1.古道修築的路徑選擇。

2.古道的修築方式、平地路徑與山道路徑的不同。

3.以當時人力物力,古道每日施工進度。

4.古道的湮沒原因。

5.古道完工後,每日輸送的人數與物料重量。

 

四、研究方法與步驟

此研究計畫結合文獻收集,現場勘查與科學知識的應用,用以重建八通關的古道興建工程技術。

(一)文獻收集

主要的參考文獻列舉如下:

1.雲林縣志。1956。臺灣銀行。

2.林文龍。1986。吳光亮傳。台灣省政府文獻會。

3.黃炫星。1991。八通關古道滄桑錄。台灣省政府文獻會。

4.黃炫星。1992。台灣的古道。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5.楊南郡。1987。八通關越嶺古道西段調查研究報告。玉山國家公園。

(二)古道現場勘查

A.現存古道包括:

    1.竹山鎮社寮里古道

    2.鹿谷鄉鳳凰村古道

    3.信義鄉東埔村古道

B.疑似古道的勘查

    1.集集鎮柴橋頭里洞角古道

C.探查收集資料

1.地形、地質、林相分佈、動植物群落、山洪痕跡。

2.古道石板、石階的材料,製作方式是就近取材或是自他處搬運。

3.古道修築方式,水土保持方法,雨水排除方式。

4.兵營(補給站)的可能地點,每日補給路徑。

5.每日人員通行量,貨物輸送量(以人力搬運)。

6.南投縣的年氣象資料,尤其是雨季時期與雨量分佈。

 

  D.人文資料收集

    以當地老年人為訪問對象,收集如下資料:

    1.每一成年人每日對於石板、石階的製作能力。

    2.每一成年人每小時對於施工資材的搬運能力。

    3.不同地形、不同施工方式下,每人每日的工作能力。

    4.自然氣候下,風災、水災對於古道的破壞能力。

        5.原住民與開墾者的紛爭歷史。

(三)資料整理與歷史真相的還原

      由上述的資料收集與田間現地調查,用以解釋如下問題:

  1.古道路徑的選擇:是居於交通運輸需要或是僅是應付上級要求開闢出一條山路。

  2.古道的施工技術:有專門人員負責規劃或是僅以應付方式開闢山路。

  3.古道的湮滅原因:施工不當(未進行水土保持),路徑不當(未通過人口集中或是自然破壞。

  4.古道對當時的價值:由運輸量評估是否達到聯絡東西的目的。

 

五、田野調查結果

1.竹山鎮社寮里古道

社寮古道為八通關古道的分支,自社寮里後山後埔子山道開始,至鹿谷鄉大坪頂與八通關古道會流。古道支流的目的在於建立一條連絡線。又由當地居民的調查可知,每年夏天山洪暴漲,原古道竹山至大坪頂必經的東埔吶溪無法通行,造成竹山與鹿谷兩地交通中斷。因此社寮古道除了做為支道之外,也可擔任戰備道路。

此段古道起點有土地公廟,由石塊砌成,歷史已近百餘年(1)。古道沿著野溪前進,在靠近後埔子地段,由於有產業道路通過,農田、果園分佈,平時農民依工作需要加以維修。自入口行進1公里後進入山區,路徑清晰。在數年之前,古道因山洪沖斷路面,已荒蕪十餘年。所幸當地成立社寮文教基金會,致力當地文物與古蹟的維修,此基金會以紫南宮香火收入為基礎,每年雇工清理古道,因此古道已可通行(2)

據當地老人口述,吳光亮將軍在開建古道之時,在大坪頂附近即發現此越嶺小徑,當時僅為一人可行,為增加戰備道路運送能力,派出兵力將原小徑開拓成寬為1.8公尺的山路,但未鋪設石板,僅在一些大石塊上發現人工鑿出的凹痕以便利行走,為此古道留下見證。此段古道多半在雜樹林與竹林之內(3),除了沿溪位置因山洪而沖損,林中道路偶因雜草叢生而荒蕪。全段約15公里,行走時間為3-3.5小時。如果能夠專人專款維修,由此古道之清晰遺跡,可做為台灣先民行走紀念古道。

此段古道在清代與日據時代仍是重要山野道路,由鹿谷大坪頂地區的農戶,以此古道運送農產品至山下銷售,學童也自此古道至社寮國小就讀。台灣光復後,由於鹿谷至竹山之間開駛客運,大坪頂地區農民與學童出入大多則由步行而改為搭乘客運,古道的交通流量則逐漸減小。

2.鹿谷鳳凰村古道

    鳳凰村古道位於國家風景區鳳凰鳥園之內,據楊南群先生的調查報告書所述,此段古道自大坪頂至水里鄉茅埔村,在18.4公里的路程共翻過四座山嶺。古道遺跡在鳳凰山寺開始可辨識,自產業道路開始直到萬年亨衢碑(4)。由碑石左側古道持續前行,約一百五十公尺為保存最為完整的路段(5)。當地居民砌石建梯田以種植茶葉,往往以古道石階為固定基石,鳥園以外的青石古道因此毀損遺失。在鳳凰鳥園內大約陸續留存750公尺古道,但是逐漸損壞。離開鳳凰鳥園,古道緩延上山,因為山路陡峭,古道無人行走而逐漸消失損毀(6)。古道原來可以直達此鳳凰山最高點,通稱為鳳凰眼處。原道路應保存完整。但是近年南投山區暴雨頻傳,山區土方崩塌,遺跡逐漸湮沒。今日之產業道路則自日據時代開始闢建,自鳥園沿溪下山,繞山而行至茅埔,山路雖長但可通行板車,因此完全取代越過鳳凰山頂的青石古道。

    此段古道的鋪設極具用心,自原山林砍樹整地,再以石階鋪設,石階寬度因地形而不同,有1.5m,也有寬至2.8m。高約1520公分。每塊石階的間隙為35公分,排列整齊,並非倉促而成。由附近野溪溪底可發現類似質地的石塊。顯示這些石階是由當地石材加以加工製造。而由野溪兩側各有數處人為開墾整理的平坦地面痕跡,可判別為石階材料堆積地。

    鳳凰村的遺跡其特別意義在於此地已有工兵營的類似編制與分工作業方式。由專職人員製作石階,再有開路人員鋪設石階。由此地石階的尺寸分佈調查,可見吳光亮用兵之嚴謹。

3.信義鄉東埔村古道

    原古道自茅埔至東埔村共約21公里,自東埔村後古道即沿山開拓,列為山區東段範圍。因此此計畫執行以東埔村為界。在此地之調查結果,古道為沿溪而行,沿用原住民的路徑加以拓寬,所留下古道遺跡在多次水災後已不可見,而留下的遺跡於楊南群先生的調查報告中記載詳實。最為可惜的遺跡為現在愛國國小所在地。原為吳光亮將軍駐兵兵營,有城牆、砲台、槍眼等完整建築。在民國50年代強令拆除。極權時代不重視台灣史蹟保護在此可見。殘存少數古道,其寬為1.5m1.8m,由當地溪石堆砌成台階,其形式則不似鳳凰山古道以青石板建構。可見在古道開拓時期為就地取材。

4.南投縣集集鎮柴橋頭洞角古道

    此段古道不屬於八通關古道,為集集至水里的沿溪通道,但因搭建時期接近八通關古道開拓時期,因此加以勘查進行比較。

    洞角古道起點為古蹟化及蠻貊碑(7),道路為民間自行修建,寬約1.52.0公尺,地面為石板,道路兩側時有石塊堆砌而成的護牆(8),類似萬里長城的結構。搭建護牆的原因是方便行人自衛。在原住民出草攻擊時,可集中至此有護牆的地段集中人力與火力加以防衛。路徑1.52.0公尺寬度的原因在於當時交通工具以人力挑負為主。行人以扁擔挑負重擔,行進時扁擔與行走方向成一個固定的角度,因此有效寬度約1.5公尺。在對方有兩人交會時,背靠路肩調整扁擔角度即可。這是古道1.5公尺的來源。地面鋪設石階的主因是山路路滑,雜草與雜木生長又容易淹沒古徑,因此鋪設石板或石階。石材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依石材凹凸形狀加以組合。

 

六、田野資料訪查結果

()自然與地理資料

1.地形、地質、林相等

  八通關古道西側位於現今的南投縣境內,其地形條件等分述如下:

  A.林杞埔至大坪頂

    為原通路修築,地形平坦,僅在進入鹿谷山區時地形落差約500公尺。山地地質為碎石區,因此道路維護不易,林相分佈則為人為種植的果樹或經濟作物樟樹。

  B.社寮至大坪頂

    此地地形高低起伏,但是並未具有過陡的地形,因此道路開拓容易。地質為沉積岩層,積土厚,雜樹林內動植物相豐富。在今年實地調查時,可見到松鼠、山雞等小型哺乳動物,但因野溪容易改道,古道時有沖斷。

  C.大坪頂致茅埔

    此為古道地形險惡之地段,地質為沉積岩層,但是土層並不深厚,因此雜樹林分佈稀疏,茅草或小灌木分佈密度高,動物活動痕跡少。由於古道已偏離現今產業道路,留存地段數多。因多年雨水沖刷山土覆蓋,如果加以清理仍為完整。

  D.茅埔至東埔村

    古道沿溪修築,地形為溪畔沖積地理特性。林相不豐富,因山洪多次沖刷,古道留存不多。

2.古道材料的收集

    古道的寬度有所規範,至少為1.5公尺,但是其鋪設方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石板、石階或直接於大石塊上雕鑿階梯。僅在鳳凰山萬年亨衢碑有見到頗具規模的採石,製作石階的場地。

3.古道修築與水土保持方式

    由此次調查,可見到古道因地制宜的修築方式。在西段古道中,僅有鳳凰山區古道是以人力強行開拓山嶺方式闢築古道,其餘路段就原通路拓寬而成。以水土保持的觀點,古道開拓極費功夫。石板或石階地面本身即具有排水功能。原泥土路面也因地形鋪設,無積水的可能。因此古道並非急就章,草率了事的興建。

4.兵營(補給站)的可能地點

    由古道的興建方式,兵營與補給站應有足夠面積,並且能夠應付原住民的襲擊,因此依現有地形評估,兵營第一位置應設置於目前鳳凰鳥園位置,第二兵營站應在茅埔地區,第三位置在接近東埔山區外側的愛國村,現址為愛國國小。

5.每日人員的通行量與貨物輸送量

    依訪談資料,清代挑夫以扁擔為主要搬運工具,古道的寬度規模也為此搬運方式而設立。每人每日平地可行40公里,但在山地約僅2024公里。以八通關古道兩側為例,自竹山(林杞埔)出發,一日之間可達鳳凰山,但是陡峭山徑並未設立休息站,因此第二日才自鳳凰山越嶺至茅埔,第三日至東埔,第四日至八通關隘口。每人每日運輸約4050kg

 

6.南投縣年氣象資料

    依歷史記載,古道修築自當年元月至10月。以南投縣長年氣象資料顯示,每年14月為旱季,氣溫乾爽,適合野外施工。56月為梅雨季,連續下雨約2週,但因雨量小,因此不影響施工工程。78月為暑熱季節,910月又回復乾旱氣候。由此可見吳光亮總兵之施工計劃係配合此地氣候分佈。首先於14月之間完成西段,510月完成東段。58月間古道於高山地段施工,恰好避開暑季大雨山洪對於修路工程影響。

 

().人文資料的收集

依田間採訪資料,鋪設石板通路以五人一組,兩人清除路面,兩人搬運石材,一人鋪設路面,每日行進約510公尺。若以1,500人施工,每日約可完成2公里路段,在山區折半。依此推估八通關古道西側,平地道路約57公里,山區約64公里,以102工作天完成西側路段,此為合理推估結果。

    在自然氣候下,風災與水災對於古道的破壞能力則由自然災害的強弱與古道的修築方式加以考量。西段古道留存部份都為人煙罕至地區,因此自然力量的毀損反而不如人為破壞的嚴重。

    原住民與漢人的紛爭史為台灣開發悲慘的史實,在漢人強勢文化之下,原住民遷移至山區,古道的開闢史是強入其棲息地,因此紛爭不已,也是古道人煙罕見,失去功能的一項原因。

 

七、歷史真相的還原

1.古道路徑的選擇

  由南投縣的自然地形可知,漢人開墾路徑是沿濁水溪北上,在水里則轉為沿陳有蘭溪到現今東埔位置,而東埔村可稱平地開墾的盡頭。開墾區沿兩側河岸,主要原因是在山嶺與溪流之間零星存在可耕作的土地。濁水溪與陳有蘭溪成90度交會,因此傳統漢人墾殖與交通路徑也呈現此“L”型。

    八通關古道為得到一條快速通道,採取直線方式開闢。即以林杞埔與東埔村兩地支連接線開闢道路。道路以直線開路可縮短通路行程。以軍事觀點而言,即可縮短行軍距離。但是古道取直線,在山徑上並未以「之」字形前進,而是盡量截彎取直。因此為了保護過陡的路基,必須全面鋪設石板或石階。

    由古道路徑的選擇可以知道,古道基於貫穿台灣東西的需要,求得最近的距離。而依史籍記載,以輕裝通行自起點林杞埔至終點玉里約需十六至二十天。若攜帶軍事裝配備,所需時間則更久。

2.古道施工技術

    由西段現有的古道殘跡,比對民間自行鋪設的山道,可瞭解八通關古道的鋪設極盡匠心。鋪設方式成規成矩,石塊堆砌整齊有序,並非草草了事。以一百三十年後的今日,重番其遺跡,不由為先人辛苦勤奮的做事精神而感到敬佩。

3.古道湮滅原因

  在古道路徑調查中,古道湮滅的原因歸納如下:

A.自然力量:例如樹根隆起,雜草滋生等自然敗壞,或是山土崩落淹沒古道。但是此現象並不多見。

B.人為破壞:主要是現有道路沿襲古道,在拓寬與鋪設柏油施工工程,將古道任意毀損。在鹿谷地區,古道的石階則被住民搬移以搭建梯田。陳有蘭溪的數處營址則在國民黨政府來台之後任意破壞以移做其他用途。

4.古道於當時的價值

對於八通關古道西段而言,古道對於交通輸運的價值並不高,原因可歸納如下:

A.山路陡峭又通過原住民出沒地區,商旅在無保護下,性命財產難以得到保障。自從古道興建後,清政府並未認真經營台灣,古道也未加設崗哨等防衛裝置,行旅相對稀少。

B.山路取直減少路徑距離,但是對於搬運量並未改善。以輕裝軍人而言,以八通關古道可以縮短東西行程所需時日。但以負重商旅而言,山路每日運輸距離有限,且未必平安,因此商旅改走傳統漢人結屋而居的路徑。古道並未達到鳳凰山上“萬年亨衢”碑上四字的功能。

 

八、結論

由這次八通關古道西段的調查,行走於古道遺跡,看見那石階與大石塊上鑿痕,至今已有130年。一些古道仍是保存完整。對台灣開墾史而言,古道是歷史的見證。由於古道於山區取直捨彎,造成古道失去商旅運輸功能,但也因此得以保存一些遺跡。如何挖掘重現更多古道遺跡,以作為祖先“胼手胝足以啟山林”精神的見證,為此研究延伸的問題。

 

 

1. 社寮里古道起點的土地公廟

 

 

2. 社寮文教基金會標示的社寮里古道起點

 

 

 

 

 

 

 

3. 社寮里古道穿過雜木林

 

 

4. 鳳凰山萬年亨衢碑

 

 

5. 穿越竹林保存良好的古道

 

 

6. 自此段開始古道已完成為雜草所淹沒

 

 

 

  圖 7. 柴橋頭洞角古道起點化及蠻貊碑

 

 

 

8.  柴橋頭洞角古道以現地石材施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