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高盛集團提出金磚四國之概念,以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之國名之首字合成此BRIC。也曾經再加入南非成為BRICS,此說法曾經紅極一時。高盛集團在2003年持續進行預測,發表2016年中國經濟超越日本,2041超越美國。影響所及,OECO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2012年11月發表中國經濟於2016超越美國。2014年4月,World
Bank甚至等不及的宣佈中國經濟體於2014年底超越美國。然而2015年11月,高盛認賠,關閉金磚基金。也結束一場鬧劇,而對投資人而言,即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金磚四國口號之後,陸續有許多排列組合的名詞,例如新興十二國,人口紅利八大國等,高盛集團提出金磚四國之主要優勢在於:
1.
天然資源
2.
人口眾多
3.
內需市場大
也因這些優勢,在二十一世紀之初的確風光一時。由中國與印度之GDP成長率即可看到金磚四國名噪一時的表現。許多專家因此以2003-2008之數據,用以預測未來。
在2010年之後,金磚四國的缺點開始暴露,昔日之神話一一消退。金磚畢竟只是表面的一層鍍金,不是實質的金塊。在表層的一層鍍金被剝落之後,金磚不過是一塊磚頭。
金磚四國的三大利基之一:資源與能源,並未轉換成為國家進步的動力,也沒有將財富分配給予國人。因此人口紅利只是體力之付出,智力提昇並不成比例。人力素質提昇不成,財富集中於少數人。也因此內需市場難以成為支持國內經濟之主力。
那麼一個國家的實力是什麼?在經濟發展之背後是智慧權之保障,是一個合理的制度。在技術面是創新技術,而其創新之智財權有相關法令之保護。技術之創新,法律制度之維護其深層是文化的素養與人文教育。而其根本是一個國家之教育,包括國小至高中的基礎教育與義務教育,也包括大學至研究所的高等教育。一個強大的國家不見得是廣土眾民。北歐、以色列等許多國家人口數不如台灣,但其國力勝於台灣。
一個具有創新科技能力之國家,容易看得見是其公司,工廠產品與股市等數據。不容易看見是其教育水準,文化傳統,國民素質與自由開放的程度。
金磚四國已近尾聲,那麼給台灣社會最大的教訓是什麼?
自從21世紀初高盛提出金磚四國,台灣有多少社會科學的學者,有多少雜誌、新聞等媒體,有多少工商界人物,人云亦云,隨之起舞。言談中不提及金磚四國,就彷彿落後古板。因此金磚四國對台灣學術界或產業界真正的意義就是一面大型照妖鏡。只要檢討這些媒體,這些公眾人物,十餘年對金磚四國之言論,就可判別是否有真知灼見,還是人云亦云之應聲蟲。
那麼為何有如許多的公眾人物,多少財經雜誌是如此膚淺,只有看到表層,只相信眼前之數據,而缺乏深層,長期之眼界。其主因很簡單,就是不讀書,不思考。一言以蔽之,危害莫大於膚淺。
在往昔,蝴蝶蘭產業是一小面照妖鏡,用以看清農業界之研究人員與官員真正之面目,也由此看清一些財團法人,無論是工業界或是智財界,是否有真才實學。在2014年之後,另一面更大、更清晰,威力更強大的照妖鏡已可開始啟用。這就是金磚四國對台灣社會的真正意義。要看清楚一個人,就看看他在2004-2014年間對於金磚四國的說法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