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智能生物產業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無官御史台
武漢肺炎與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日本人將中藥賣給了中國人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中國個中藥網網站,熱烈討論日本漢方藥與中國中草藥。有兩篇代表性文章:除了歷史,中藥與中國還有什麼關係?ㄧ”中藥遭日本漢方碾壓,中醫情何以堪。文章內容先敘述如下:

.除了歷史,中藥與中國還有什麼關係?

日本小林製藥公生產中藥賣給中國遊客抗霧霾的新聞,在中國的各家媒體刊出。這藥叫做清肺湯(DUSMOCK),自20149月在開始日本上市,以4050多歲的吸菸者為主要銷售對象,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和呼吸器官功能減弱。在中國遭遇嚴重空氣污染等下,「清肺湯DUSMOCK」成為細顆粒物「PM2.5」的對策藥品, 2016年成為中國遊客大量採購的對象。

中藥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日韓擁有80%,而中國中藥出口額目前僅占世界中藥市場的5%左右。此時日本中藥的生產原料卻有75%來自從中國的進口。但是中國只是作為中藥原材料生產地,原料所有權還是日本。日本最大的中藥廠商津村製藥占有日本70%以上的製藥市場。為了確保製藥原材料的品質,在中國建設了70餘處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材種植基地。而中國在2017年宣布廢除中藥企業需要GAP基地之規定。津村製藥花費了十年時間在日本從事甘草的大規模人工栽培計畫。2011年,津村製藥宣布不再依靠從中國進口天然甘草。

日本中藥業界為了擺脫對中國依賴原料,日本製藥企業在東南亞與中亞栽培中藥原料。新日本製藥在2017年春季在緬甸啟動栽培試驗。津村製藥開始自寮國進口在其寮國農場栽培的藥材。

海外中藥市場,中國擁有的專利權為0.3%,日韓卻占據中藥專利的70%

自從197211月至19745月,日本厚生省4次公布審查批准漢方藥的內部規章,至今持續修改。已定出數百個標準處方的漢方製劑。中藥廠根據這些處方的標準配比,將藥材加工成為成品藥。這些標準處方幾乎全部來自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龍角散社企業宣稱 中國中醫以望聞問切、開方抓藥的方式看病。日本漢方藥則是加依賴製藥廠商。製藥廠商根據標準化處方商品化生產中草藥。生產方便服用的漢方藥,行銷日本與海外。

中國的進口中藥金額自2010年開始,一直維持上升趨勢。所有的因素例如市場市佔率、原材料產地、專利所屬權、醫藥判定標準、文化認知度等,中國已遠遠落後。中國國內消費者都也越來越認可自日本進口的中藥。

中國中草藥產業內人士,對此結果有如下觀點:

一、中國中藥材市場上魚目混珠,真藥難求市場充斥假冒偽劣藥材,尤其以次充好。為保證色彩鮮艷,將一些藥材用工業原料熏蒸。為保證藥材完整,人為組接藥材。以福馬林、明礬及洗衣粉等炮製藥材,使其色彩鮮艷潔白。

二、中成藥製作滲入西藥,價貴不實許多中草藥的經過加工製成中成藥。中成藥就是把數種中草藥配方混加西藥,來達到相應的治療效果。就是在中成藥製劑,幾乎都加有可以產生同樣療效的西藥製劑。

三、中草藥發展滯後與媒體宣傳不夠,大有關係

四、中草藥的冷卻與國人觀念變化,大有關係

五、草藥衰弱和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大有關係

六、頻發的藥物事故,虛假廣告負面影響,大有關係

七、時代是在進步,藥材質量卻在下降。原本長期生長的自然過程,在贏利的目標下,為了短期盈利,在種植藥材過程加入許多農藥與生長劑。中藥材的源頭變得不行。那麼為了保證藥材的銷售,在炮製過程再加入違禁物,以達到較好視覺效果。

八、真藥材質量下降與數量下降。因為沒有產銷資訊,很多藥農生產出來的藥材有收無售,只能讓藥材在地裡腐爛,在家裡發  霉。導致藥農不斷壓縮藥材產量。

九、違規炮製,卻大有苦衷中國為了防止中藥寶庫外流,規定中草藥炮製方法保密。雖然杜絕外國人竊取中藥的炮製方法,但卻也使國人自己也難以學到正確的藥材炮製巧。所有師傅在傳教徒弟時,通常會「留一手」,生怕徒弟超過自己。因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中國中草藥界如今哀喊著"日本人將中藥賣給了中國人現在除了歷史,中藥與中國還有多少關係?

 

. 中藥遭日本漢方碾壓,中醫情何以堪

中國藥材權威期刊《中草藥》透露:日本占據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

日本漢方藥廠有200家左右,漢方製劑多達2000多種。89%的日本醫生會開漢方藥處方。處方用漢方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日本6萬家藥店中,經營漢方製劑的達80%以上。在藥局與藥妝店的顯著位置,都能找到漢方藥。

中國藥材界認為原因是什麼?

1. 日本政府支持

將漢方藥納入醫保體系。重視漢方醫學教育。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綜合大學醫學部、醫科大學、藥科大學、齒科大學等都可開設傳統醫學教育課程。20013月,文部科學省發布《教育核心課程設置》,漢方醫學教育列入其中。2004年,有80所醫科大學全部開展漢方醫學的教育。

2. 重視創新

日本的創新主體是企業。日本製藥企業科技人員占全國製藥科技人員總數的60%,其研發費用占整個國家投入的80%。日本的三大漢方藥生產企業(三共、津村、鍾紡)的新藥研發費用均占每年銷售收入的10%-20%。

日本漢方藥大多採取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等。擺脫水煎火熬的傳統中藥服用方法。藥物提取過程採取溫浸提取、減壓濃縮、噴霧乾燥、真空冷凍乾燥等技術以保留最大程度的藥效。

3. 嚴苛的質量控制

日本在漢方藥的生產過程極力壓縮「人為」因素。在1980年代,日本頒布漢方藥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另外制定藥材種植規範。要求生產過程中儘量不用化肥和農藥,儘可能降低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對於每個環節都有詳細記錄,以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對於漢方藥中重金屬殘留量和農藥殘留量的監控是非常嚴格,比中國中藥標準更為嚴格。

標準化是日本漢方藥的顯著特徵。標準化後的漢方藥,不會與歐美標準發生衝突,有利於被國際市場所接受。

4. 重視傳承

日本漢方醫籍的藏書量僅次於中國。有20多家漢方醫籍出版和翻譯機構,每年出版漢方醫藥書籍100多種。在大陸和港台地區設立專門機構,收集所有中醫藥出版物。

 

{討論}

以上是中國中藥材產業對於日本漢方樂大舉銷售至中國的討論內容。其中最經典的ㄧ句話 日本人將中藥賣給了中國人

臺灣農業最自負的藥用作物有金線連與牛樟菌。這些作物的栽培過程與生產管理是中國方式還是日本方式:

中國方式: 為沒有產銷資訊,很多藥農生產出來的藥材有收無售。

日本方式: 藥材種植規範要求生產過程中儘量不用化肥和農藥,儘可能降低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對於每個環節都有詳細記錄,以保證原材料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