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之思維,一個國家只要國土廣大,資源豐富,人口眾多,自然會是強國。日本野村研究所在二十一世紀之初,即拋出金磚四國之名稱而震撼一時。而今金磚四國又如何?有資源,有人力,但是不知如何應用此資源?有人力,但是人力素質低落,這就是金磚四國的問題。人力素質也是台灣目前出現之問題。
人才是什麼,以最基本的條件,他是個軍官不是士兵。士兵勇敢善戰,但是不需決策,也不是負責決策。軍官就是負責指揮作戰。在工程領域,人才是個工程師,而不是工匠。工匠可以製出藝術精品,工程師才能夠推動文明進展。
那人才要如何訓練?人才訓練對公司而言,那是公司競爭力之來源。對國家而言,這是百年大業基礎。歐美的人才培訓,主要藉由大學通才教育與研究所專業訓練。日本人才培訓,主要是依賴各大公司的培育制度。
那麼台灣在2015年面臨的經濟衰退,表面是外銷訂單的減少,實質是國家逐漸失去競爭力。問題深處是人才不足。能夠擔當大任,扭轉時局,又能培育後進人才的真正人才現在嚴重欠缺。
就以較熟悉之工業與農業談起:
現今工程學系的問題是科系之間更加專一化。然而一個工程人員在此時代,反而更需要更多基礎的學門。以機電為例,就是機械與電機的必修課程加以結合。科目需求不是兩系課程的交集,而是聯集。一些以應用為主的科學,如環工、醫工、農工或是礦治工程,都必須重新調整或是停辦原先科系。
以農業為例,其基礎科學不能只停留於生物與化學,必須加上微積分(數學)與物理。而對於變異大的個體,統計也是必修科目。除了基本學科,也要瞭解其他學系之專業知識,因此才能結合應用於生物之生產。
因此,台灣學術界與產業界都需要有領導能力的人才。
人才特質有三向:
看得遠:不是只有今夕明日,而是三五年之中程目標,10-20年之長期計畫。
看的深:不是看表面的問題,而是深層之意義及其影響。
看的廣:不是只又看到自己位置之周邊,而是能與其他領域交互配合。
由此可知,在此時代的轉捩點,人才需要自我培養,然後才能夠培養後進。人才培訓之重要,就以二次大戰美日雙方之勢力消長談起。日本將最優秀的飛行員推向前線。美國相反,把最好的飛行員留在後方,成為飛行教官,源源不斷的培養一批批新的飛行員。當美國培養完成的飛行員,大批進入前線,日本就沒有希望得到勝利。
因此各行各業要有競爭力,其根源是訓練人才。台灣產業目前最嚴重的問題在此。現有人才不足,未來的人才無計畫培育。
如果學習歐美,以大學和研究所為人才培育中心。那麼台灣的大學是否有此能力?
如果效法日本,以企業為人才培育中心。那麼台灣有多少企業有此規模,有此師資與設備,能夠訓練公司之人才。
台灣農業之人才問題更加嚴重:
1.
學術水準早已落後歐美30年。一些突出的成就是走偏鋒,找短路而成,例如生物技術。
2.
校園無法培育人才,也無大型農企業培育人才。以蝴蝶蘭產業為例,是如何訓練員工?
3.
一堆官方單位之成立背景是停留在1960年代,而2016年之世界現況已見識不明。因此產業之人才要如何培訓?
回到此文章之前提:人力素質低落,這是金磚四國的問題,而人力素質也是台灣目前出現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