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無官御台史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為何專業能力於農業為無用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在台灣的官方,喜歡採用評議委員制,也就是眾議制度以進行重大計劃之評審。在正面之意義,如果評審委員各具專長,各兼良知,此種評議制度有其積極意義。但是評審委員如果不具專業能力,這種集體審查制度就等於空有。

近年來,可以看到農業的研究計劃大筆經費流向農科院與工研院。這些高額計畫是如何審查?依農委會之說法是依法行政。所謂依法就是交由評審委員。但是另一個法律問題,這些委員是如何產生?他們的專業背景是什麼?

委員的產生當然是由主政官員加以挑選。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因此委員需要專業但是專業是如何認定在台灣農業界,專業的認定是首先來自科系,再加上是否進行研究計劃。

只要此科系出身,就保證其有專業能力。這是第一法則,因此衍生出各種學會競相成立以搶奪計畫。

專業能力的判斷其次是此人是否曾執行計劃。但是在計劃擬定之初,要如何審議計畫之可行性要如何評判申請人是否具有執行計畫之能力?

因此計劃執行之初,即是一場混亂。往往先以現有門派分配。取得計劃即代表取得專業之資格。只要曾經執行計劃兩三年,即自然代表成為專業人員。可以到處演講,到處宣傳。其中之關鍵問題在於真正具有能力以執行計劃?這不是官員與學術界所關心

在台灣並無專業考驗,只有官方計劃主持人與審查委員承認其計畫通過即可。計畫審查委員與計畫執行人往往兩者角色相同。審查委員同時提出計劃。

許多計劃成果的口頭或書面宣傳,都不必求證也不加以求證因此使得農業研究人員更加毫無顧忌。說話不用負責,因此吹牛愈吹愈可怕。

應用科學中,醫工程等領域其研究結果本來就可以求證。如果連此求證工夫都不進行,研究界及開始腐臭,年復一年更加嚴重。

行政官員樂見如此。將公款視為私款,“飼養”一批學者專家。平日感受那種卑膝逢迎之樂。有事即召開公聽會,藉由委員會之御用委員相互護航。

應用科學已是如此,那麼難以求證之社會學科更為嚴重。近年來,以市場行銷及規則,智慧財保護等名義,社會科學人員進入農業領域競相瓜分經費。

行政官員之私心自用,便宜行事。學術界自甘墮落淪為被飼養之清客。上下交相賊,台灣農業因而看不到向上之契機。學術良知之崩解,教育制度之瓦解,背後是人性墮落。這樣交織造成現今之農業產官學此怪胎混合體。

這就是為何真正的專業能力,在台灣農業界是絲毫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