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回竹山老家處理四代祖先的大事。
今年陳家家族為第四代祖先 天和公遷墳。陳家自 天和公之後已歷經數代,而我是來台第九代。天和公的後代子孫組成祭祀公會,其中一項工作是清明節的輪流掃墓。 天和公的名下原有四大房,目前開枝立葉已有九房。有些同宗親戚遷至遠方,當年輪值負責四位先祖的清明祭祀。如果因有他事無法回鄉下,那年的祭祀還是由父親負責。掃墓當天父親帶著我在山上荒草中找尋四個風水,我常大惑不解的問道:”為何
天和公的風水與其他祖先相隔很遠?為何曾氏 天和媽與其婆婆 聰明媽是雙墳在一起,而且祭品都是要準備雙份?為什麼有個黃姓天和媽卻在相隔數公里的遠方竹林?為什麼
天和公留給子孫一個誓言:「陳家子孫世世代代不得娶黃姓女子」”。父親嘆口氣說:「你長大了才告訴你」。
幾年前我接任
天和公祭祀公會的負責人,通俗的稱呼即是「族長」。由父親年老時告訴我的故事,加上一些長輩的訪談, 天和公的故事逐漸的鮮明完整。
第三代 聰明公因為對抗清軍而失蹤,陳家由第四代
天和公當家。當時老家其地名為「紅竹埔」。那塊地方由地名可知生長著一叢叢特別的竹子,竹節黃亮中泛出紅色。陳家老家的庭院由青石板鋪成,有清泉自地下冒出,在青石周邊形成小水溪流,時常可以看到小蝦游動。在風水學上稱為聚財的寶地。 天和公年長後成親,第一任的 天和媽姓黃,此段婚姻以悲劇收場。原來黃家忌妒陳家的好風水,因此處心積慮要破壞陳家風水。黃家媳婦婚後體弱多病, 天和公十分疼愛,因此四處延醫醫病但是都未能好轉。黃家買通一位風水師前來陳家。風水師推論因為第二代祖先 陳寄公祖墳與黃姓媳婦相沖,必須遷墳才能彼此相安。 天和公依據風水師遷定的時日為二代 陳寄公遷墳。不料棺木打開發現裡頭竟然有四隻白烏鴉。有三隻烏鴉見到陽光,隨即眼睛流血而死亡,有一隻小烏鴉躲入深處。遷墳的師父立刻將棺木蓋上,嘆息的說此風水已被敗壞,裡頭只剩一隻小烏鴉存活。再等一百五十年之後,如果有機會陳家或許能夠再起,當時的年代約是1805-1810年。
天和公等眾人回到家,才發現這些都是預謀的騙局。黃姓夫人在家人忙碌於風水事務時,收拾家中值錢衣物潛逃。當然在老家家園無法搜得她的蹤跡。不料在次日傳來更糟的消息,黃姓夫人被匪徒殺死於偏遠山路。在數日之內,陳家遭遇這些大事,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之地方大新聞。 天和公在黃姓夫人受難地點附近買下一塊地,將她埋葬於那裡。而黃姓夫人的故事在後代則成為不再談論的禁忌,陳家數代都不願意再提及此事。大家只知道在遙遠的山邊,有個先祖墳墓需要祭祀。
二代
陳寄公的祖墳遷葬未成,四隻烏鴉有三隻受難,這些事務如陰影困擾著陳家。陳家在財運、在人丁健康等一一出現問題。如同風水師之推論,陳家的家運已敗。為延續陳家之香火, 天和公再娶,第二個 天和媽姓曾,入門之後為陳家生下兒子,即是五代 再興公。 天和公將兒子命名為「再興」,就是期待家運能夠再起。或許是親族的責難,或許是內心的愧疚, 天和公並未看到 再興公長大成人,而是鬱鬱而終。 天和公留給後代陳家子孫兩個誓言「陳家男丁不得與黃氏通婚」,「陳家要出狀元,才有解運的一天」。
自三代 聰明公與清兵作戰失蹤後,陳家原有土地已喪失大半。 天和公此代家運更加中衰, 天和公年輕即離開人世,留下 聰明媽,曾氏
天和媽與年幼的 再興公。這時陳家出現了貴人。曾氏 天和媽年紀輕輕擔負起重責。平日上山採柴,下田耕種,照顧婆婆與幼子。在那陳家最困苦的時代, 曾媽年輕守寡,獨立支持此家園,使得陳家度過此黑暗時期。一直到了 再興公長大成家,家中人丁才陸續興旺。 聰明媽與
天和媽兩人,經年苦累操勞,但是兩人都是得到長壽,享年都有八十歲以上。 聰明媽過世後, 天和媽在其風水旁側留下空位,交待子孫在其百年之後要安葬於此,要在天上繼續侍奉婆婆。 再興公遵守此交待。這也是我們每年祭祀祖先時看到婆媳風水並列的原因。陳家後代子孫,每年祭拜都要以雙份牲禮奉祀此兩位先祖。
每年清明祭祖,這四門風水都是各家子孫輪流祭拜。 天和公的風水與婆媳兩墳風水相距1公里以上,而黃姓
天和媽之風水又在更遠的偏遠山區。到了我們這一代,子孫逐漸遷離家鄉,數十年之後又有哪些子孫能夠回來祭拜?因此家族商議興建一座陳家族墳,將四位先祖合葬以便利後代祭祀。但是長輩們有些顧忌,由於以前的重誓, 天和公能否同意遷葬在一起?身為婆婆的 聰明媽能否同意與原來的黃姓
天和媽一齊奉祀?
祖先離世已近兩百年,風水師父建議是擲筊。擲筊出現是正是反,或許可以機率解示。但是對於陳家後代子孫,這是大家可以接受的方式。因此由風水師父選好時辰,在祖先牌位之前,大家一齊取香告訴祖先們要為他們遷墳合葬,由我代表擲筊。很順利的連續出現聖筊, 天和公與 聰明媽都同意四人合祀。
在遷墳過程,撿骨師父重新暴曬先人骸骨。 聰明媽與曾氏 天和媽的的骸骨還是完整。撿骨師父指著手骨與腿骨,告訴我這們這兩位先人生前身軀都是十分纖細。過去代代相傳中的曾姓
天和媽卻是上山下田,勞苦終生的農婦。面對祖先的骨骸,無法想像她們生前是如何承擔這些說不完的辛勞。陳家代代相傳,一代交代一代,在祭拜這對婆媳時一定要以雙份祭禮。因為她們是外姓嫁到陳家,也是在風雨飄搖中,穩定陳家家業的媳婦。陳家永世崇敬這兩位先祖。
身側的堂兄是虔誠的基督徒,看著先祖的骨骸,他滿心感激以主之名大聲朗誦:「謝謝先祖,有你們才有陳家,有你們才有後世子孫」。而我長跪磕首,感謝兩位先祖。在我得到博士學位後的第一個清明,父親也是要我以長跪磕首告訴兩位先祖, 天和公的誓言已實現。
黃姓 天和媽的移靈則是令人感嘆。因為過世時年紀輕,又已經百餘年之久,其骨骸只剩一些依稀可辨,大多已化成塵泥。近兩百年前的恩怨,如今殘留一點骨骸。經過如許多年,黃家後代子孫都未曾祭拜,或許黃家後人也不願意再提及此段往事。但是畢竟其輩份是陳家先祖,也因此加以遷徙合葬。
在 天和公的原有風水附近,經風水師相堪,認為風水都適合四位先祖。在預定時辰,四個先祖的金斗甕一一放入並且封墳。日後陳家子孫,在祭祖時不用再度奔波。而
天和公也與母親與 天和媽相聚。第四代 天和公生前交代,因愧對祖先與雙親,因此其風水獨自一方。如今陳家已出狀元子孫,
天和公的遺憾應已終結。四位祖先百餘年前的恩怨也已告一段落。來台第四代 天和公的子孫如今已是來台第九代與第十代,合計百餘人。陳家開枝散葉分居台灣各地,在此先祖合祀的日子,回來70餘人。宗親有經商、從政、務農等,留在學術界則是我一人。四代陳家風水是富貴格局,到了九代、十代,或許是二代祖墳風水破壞之後尚未恢復元氣,陳家後代無大富大貴之人。但是開枝散葉至今,九代之我家文風較齊,兄姐均能完成大學教育,十代之子弟也能就讀名列前茅之大學。或許這也應許四代
天和公之誓言「要有狀元子孫」。在香煙裊裊,金紙飛揚中,我們跟著堂兄大聲說出心中的感激:「感謝先祖,感謝婆媳兩位祖媽。有你們才有我們。有你們的辛勞,才有後世子孫的平安。感謝你們,感謝先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