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代表字是什麼,不同的團體提出不同的字,有「憂」、「苦」、「爛」、「悶」等,幾乎找不到向上正面的文字。我個人認為最能代表2012年是個「茫」字。
回想1950~1970年代,台灣的情況比現在更加悲苦。政治高壓極權,人民生命沒有保障,經濟貧困,醫療資源不足。但是在那一段比現在更悲慘,更窮困的時代,台灣人民的心中並未有現今的茫然與混亂。由當時台灣的流行民謠即可發現,在受苦中有悲情,但是對未來有所期待,有所盼望。在那時代,人們心中有著一個永不熄滅的火種,相信以今日的努力可以期待更好的未來。但是在2012年,感受得到卻是一種憂悶,一種沒有方向的茫然。一種只有活在當下,對未來沒有期待的心態。
以個人熟悉的蘭花領域而言,在國際競爭之下,產業的力道、氣勢已看不到往昔的朝氣。2004年旗艦作物的宣告是此產業的分水嶺,每年關門自我宣稱是產量與產值年年創新高。但是以國際產業比較,在全球蘭花產業之比重年年降低。官方新聞只有一些難以相信,無法證實的數據。可用以自我安慰,但看不到真相,看不到大格局的佈局。蘭花產業是台灣的一項產業,如同其他產業,都需要自我瞭解自身的問題,需要自觀念改變,自人才培育開始。
遺憾地,多數工業界,尤其經濟部所屬新竹財團法人工研單位,以賺農金之美名進入農業。並不是提供創新技術以提昇農業產業,而是用以瓜分政府原來分配於農業之經費。許多學術界人員從事蘭花研究,主要目的是搶計劃,搶經費,而不是用以提昇此產業。由蘭花產業,由工業界進入農業的各案,看到是一種蒼涼的無力感。在2012年,媒體常常出現一些呼籲,提及台灣現今社會正在消耗著原有的資源。由蘭花產業,由工業界轉進農業的許多個案,都可看到此通例。在轉型中何去何從?在無法創新,在無新產業可發展之現況,下蔫者以「活在當下」之心態爭奪現有資源。大多數人面臨之問題則是面對未來的出處,在不能掌握未來之下所產生的茫然。
自1994年至今,個人從事蘭花產業已有18年。最大的收穫是通過對此產業的瞭解,用以觀察台灣社會面、經濟面、人性面的轉變。由蘭花產業可以看到台灣整體社會面的共通問題。這種問題在2010年之後全面呈現。問題的基本面即是台灣整體結構的問題。原有的組織編制,人才培育,產業分工等都必需面對2010年之後的變化重新調整。台灣產業需要自基本面進行結構性的調整。蘭花產業也是如此。
產業的整體面不只有看到表層的技術。除了關鍵技術,還要有組織制度,還要有人文層次。台灣產業的問題是在技術面逐漸失去了競爭力。而在制度面,人文層面又從根本底層開始動搖。在無方向感,對於未來無法期望,人心即是一個”茫”字。宏基集團創辨人施先生後悔當年提出「科技島」的說法,而認為人文科技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式。但是人文科技此名詞並不存在,人文素養與科學技術是不同的學術領域,不同的文化層次。一個人,尤其2010年之後的現代人一定要有科技與人文之素養,而且也要有制度面、社會面之知識。單純以人文科技此四個字,可以點出問題,但是無法說明真正的問題。
2012年,對於衰世之真實感觸就由個人熟悉的蘭花產業與亞熱帶溫室談起。2011年是全球蘭花產業的蓄勢待發,2012年則是全力拓展。台灣之主力是澳大利亞與巴西,荷蘭的目標是南非與巴西。荷蘭是以集團軍的型態出現,作物對象先選定盆花。拓展團成員有種苗公司,溫室公司,資材公司,行銷公司等組合。自當地市場行銷開始,編列計劃,拜訪當地可能合作之公司,舉辦說明會尋找合作機會。而台灣之對外開拓只成為秀場。對澳大利亞市場,以輸美溫室規格作為輸澳溫室,而完全不瞭解澳洲政府對檢疫的要求條件。對巴西市場,只有個人英雄秀的報導,沒有任何行銷計劃。2012年只是國際市場的開幕賽,由初場前15分鐘的表現,可以判知球賽的勝負結局。
在官方亞熱帶溫室的國際合作計劃,只有以自卑心態一面倒的引入荷蘭設備。荷蘭夏季高溫面臨的降溫問題,正是台灣的長處。然而在此計畫,台灣溫室產業沒有機會顯現台灣二十餘年的努力結果。在2012年下半年的亞熱帶溫室規劃內容,竟然只是一座塑膠布屋頂,四周防蟲網的溫網室。無環控設備的規範,規格書內無環控性能要求標準,無抗颱之能力要求。龐大的計劃經費其設計成果竟然只是台灣早已存在的遮雨棚加上網室。這種設施設計不是發生於1980年代,而是出現於2012年。呈現的技術水準倒退三十年以上。對於台灣官方研究單位所主導之亞熱帶溫室國際合作計劃,對這些自稱自己是溫室權威之研究官員,只有以「絕望」對之。這些人未來的持續墮落不知將伊於胡底。由這種計畫的執行結果可以知曉台灣過去辛苦的經濟資源為何一次又一次的流失。
台灣的產業要再升級,要提昇競爭力,產業需要自我努力。2012年不是亂世而是衰世。此衰世可以以中國唐代末年之情況相比擬。
在2012年之後,新時代需要新人才,需要新學問。新學問的範圍並不是急於開發新穎的尖端科技,而是重新調合不同的科技,加入人文素養與社會科學層面。科技的融合以蘭花產業為例,需要的人才在科技層面包括蘭花生理,栽培系統管理,電子與機械知識等科技。需要行銷與組織人才,也需要具有人文素養相互合作。不幸地,在台灣所見到是一些工業、商業、法律界成員,對蘭花產業一知半解。只是為了搶計劃,爭經費而進入相關之蘭花研究。科技領域原來不同的科系,如植物、園藝、植保、機械、電子與行銷等,要相互配合成為一個蘭花產業在學術領域已不可見,何況要再加入組織制度之建立與人文素養。這就是台灣蘭花產業為何看得到表面的數字,看得到蘭花聚集成堆的展場,但是看不到一種奮發的氣勢,看不到過去那種互助的情感。由此蘭花產業之內容可以推而廣之以瞭解台灣其他產業面臨的問題。
科技整合,學門的相互配合已是多年的口號。但是台灣的成效為何不大?可以以雜菜麵與拉麵加以比喻。雜菜麵最容易製作,在鍋內開水燒滾之後,將麵條、肉片、青菜、調味料等一股腦地扔下鍋內。在兩三次水滾之後即完成。此雜菜麵容易速成,但是其口味往往難以下嚥。與雜菜麵相比較是日本拉麵。拉麵的湯頭是其根本,需要將原料長時間的耐心熬煮,才能煮出湯頭原味。然後對其他食材一一細心加工,最後是依序放入拉麵大碗。先從底部開始放置調味料,逐步加入麵條、湯頭、海苔、肉片與各種食材。拉麵美味的根由是其中食材各有其特色,而口味又能相互融合。雜菜麵與拉麵之不同並不在於使用的食材,而是在於工夫。各種不同的食材有如不同的科技專業,要如何加以配合,使其相互融合而創造出更高的價值,這需要耐心與毅力,而且看不見的需求背景就是人文素養。科技配合的第一步如同拉麵的湯頭製作,是費時費工的真工夫。
過去的台灣,雖然貧困,雖然艱苦,但是只要勤奮,在此亞熱帶氣候的保護下,以一把砍刀,一把鋤頭,由平地開墾至山地,自西岸開拓到東岸。對於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些收成,就能堅強的生活。在那辛苦卑微的年代,台灣人從來不放棄希望。將希望寄托於未來的時間,將希望期待於下一代的子女,期待生命的延續發展。台灣此海島歷經清朝,日本,KMT等數代的極權統治,台灣民謠內容幾乎都是顯現著悲淒蒼涼的一面。但是台灣民謠在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是其在悲苦中永不絕望,永不放棄的精神。無論環境多艱辛,永遠努力,永遠期待更好的未來。
現今的社會,最大的差異在於需求「智能」,在於需求「知識」。現代的時代,只有勤苦工作已不夠,還要不斷的求知,不斷地增進智識,才能有其競爭力。弔詭地,現在的社會網路與媒體如是發達,訊息如此豐富,人們反而不再求知識,不再增進智慧。當傳統的勤奮、互助等美德不再存在。而現代的制度面,職業道德的觀念又未建立。在經濟挫折中,即是「苦」、「亂」與「悶」等字成為主流原因。
台灣在社會面,在產業面,在學術面都需要自傳統結構重新調整,重新出發。此種調整與改變,必需自人心開始改變。願意重新學習,重新認識此新時代,而不是執於過去的習氣。但是人心”向上如登,向下如崩”。人性的改變向下沉淪遠比向上提昇容易許多。而且向上提昇還要重新求知,求新學習,在此浮華衰世,更是不易。
在此現代社會,千頭萬緒也只能由自身環境開始立腳。個人職業為學術界,所關心之產業為農業,尤其是蘭花產業。近8年以來,看到學術界愈來愈似幫派。由學術論文的交互掛名,研究計劃的交互掩護即可看到這種幫派似的風格。而蘭花產業的主流則如同武俠小說所描述的江湖人物。在此衰世之中要如何自持?要如何苦撐待變?
在中國歷史中,五代十國是個悲慘時期。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在那段53年的亂世,長江下游有個南唐小國。在各國交相攻伐之間,南唐提供一個安定的環境,民眾得以安頓安居,經濟也相對發達。相對於各地的戰亂,南唐提供一個當時讀書人可以安身立命之去處,也提供當時人民安居樂業之場所。南唐僅傳三代,最終合併於大宋。但是南唐在中國歷史的地位即是提供亂世中的一塊淨土,為文化延續生命。
台灣的現況只是衰退但是不致於衰亂。然而人心已亂,已沒有方向感。在此衰世,個人如何自處?一個人無力扭轉乾坤,無力改變世局,但是一個人可以為學術界,為台灣蘭花產業界提供一塊南唐的淨土。在學術界可以維持一份清明,可以訓練人才。在蘭花產業界,可以與具有理想,具有良知的蘭友相互扶持,相互協助。與這些因蘭花產業相識的好友,建立一個南唐式的生產組織與行銷制度。維持著產業的元氣與清明,即是維持著希望。除了蘭花產業,也可以拓展至其他生物產業。因而對蘭花產業的投入,已不是名利兩字所能衡量。學術研究與蘭花產業可作為實踐理想,安身立命的根源地。
950年前宋代先聖
張載先生的四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盛世中無法瞭解此箴言之使命感,在亂世中無暇思考此箴言之深意。唯有在衰世中,在身家尚且有所安頓而心志無從所依托之時期,此橫渠四句的深意更能以自身經歷加以體驗。經歷2012年的衰退,面對2013年的未知挑戰,仍然可以勇於前行。台灣數百年的歷史,最可貴的文化精神就是在卑微艱苦中那份靭性,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個人無法兼善天下,但是可以建立一個南唐型態的產業以期待於未來。只要堅持,台灣的學術界,台灣的蘭界,台灣的人心都可以向上。這種終極關懷,即是為了台灣此海島之子民。因此2013年之首頁為
「為生民立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