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各種經濟理論不斷地討論,也成為流行話語。
雁行理論是日本學者首先提出,代表日本是領頭之雁首,四小龍各為兩側追隨者,而其他國家又在尾端。一般人的認識則是一流的國家有一流的品質,高成本而高售價。三流的國家其品質低下,但是價格便宜。夾在其中的二流國家則是品質與成本介於兩者之間。
經濟學上有個〝馬太效應〞,代表好的為好,壞的為壞。多的愈多,少則愈少。最後是贏者全拿,第二名難以生存,何況是後段班。而近期有本書The
Winner-Take-All Society,臺灣翻譯成”贏者通吃的社會”。對於市場規模愈小的產業,此現象將是更為嚴重。只有前幾名有機會賺大錢,4~6名勉強生存,而後段者全部出局。
〝就地生產,就地消費〞也是流行一時的經濟理論。認為就地生產就地消費可節省運輸費用,可節能減碳,可使用在地食材。因此衍生出植物工廠,都市農業,垂直農場等一串口號。
但是在西歐、北歐超級市場,蔬菜與水果則是來自南歐與以色列,鮮花來自東非。上述的〝就地生產,就地消費〞似乎不存在。在美國北方,蔬果來自加州、德州等南部各州。導致北方各州溫室產業之蕭條。在中國,三、四線城市,充斥著來自美國的水果。一線都市超級市場,看到是日本的鮮肉,白米等食材,而且提供這些新鮮農產品的跨國公司,也是固定的那幾家公司。
那麼在雁行理論中,中間二流國家似乎失去了市場,當品質比不上一流國家,當成本高居不下。夾層的國家就是退出市場。三流的國家,其農產品新鮮市場逐漸被第一級國家入侵,雁行理論不再存在,強者全贏的時代來臨。試問,日本、韓國與中國等超級市場之香蕉,現今主要是哪一家公司所提供?當農產品失去競爭力,〝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成為不切實際之口號。
決定這三個理論是否存在之根據是什麼?在於農產品之特性,在於國家農業生產的專業實力,在於能源成本。
農產品中有些不耐貯運,運輸距離有限,或是保存期間不長,這種農產品對於地區性生產者還有一些生存空間可以〝就地生產,就地消費〞。例如蝴蝶蘭開花株,不耐運輸,因此在消費地區附近要有催花溫室進行最後階段之作業。台灣東部之釋迦,就是難以以海運長期運送。
適合儲運的農產品還有許多,不論是糧食作物的稻米,玉米,小麥,大豆等,或是水果中的柑橘,桃,李,櫻桃等,或是果菜中的番茄,小黃瓜與草莓等,這些都是國際市場上主要的競爭產品。因此,如果本地自身生產的農產品,品質不如進口品。甜度差,果實小,而農藥殘毒高,更糟地是成本更高。在此種情況下〝就地生產,就地消費〞又有何意義?這是中國農業生產面對的問題。而農業之外,畜牧業也是如此,肉類與乳製品都可以低溫儲運。
在頁岩氣能源成為便宜穩定之能源,而且將持掌能源數百年,有關〝能源成本飛漲〞,〝就地生產,就地消費〞能夠省能源條件已不再存在。低溫技術使得多數農產品更能長期儲運。
現今農業生產必須引入新的思維。
因此,農業生產之關鍵是什麼?就是專業能力,就是科技實力。產品能夠比他國有更高品質,有更低之生產成本,那就是全球的競爭能力。如果不是從科技研發著手,不是增強自身之競爭力,一昧喊著〝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終究被淘汰。而且在二十一世紀,正是〝馬太效應〞〝贏者全拿〞之時代。在國際舞台淘汰下來,將來也難以在內銷市場謀生。
因此無競爭力的農業生產,其命運是如何?除了以政治力保護之農業以外,就是ㄧ些不耐久儲或是售價極低之農產品。藉由國外農企業不從事此農作的生產,在內銷市場有一點點喘息生存空間。但是一個國家的農業,能夠自主生產的只剩下這些作物,而大多數農產品來自外國。此代表一個農業國家之悲哀。
不論雁行理論,馬太效應或是在地生產,真相只有一個。能有專業技術,
才有生存空間,這種思維不是只適用農業,在工業,在服務業,在各種產業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