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er talk此月刊建議美國溫室生產者採用品質管制的概念從事溫室生產。且非推薦一篇5年前的文章。
Source: Quality control lessons:
greenhouse growers can build on fire steps to improved manufacturing
duality.
Author: Jason Piatt, Oct.17, 2014
一個好的管理者設法在製造環境中減低成本。沒有比降低品質不良的成本有更好的降低成本法。廢棄不良品與勞力時間損失對於製造作業,一無價值。
要消除這些浪費,品質改善的策略方法是最基本的工作。品管改善可依據以下5個方法:
1. 善用團隊心態
品質無法以個人獨力完成。在製作過程必須延續與有意義的改變。必須以團隊為基礎的方法,以各種多種方法研究如何改善品質,因此可得到不同的觀點。對於製作過程知識十分重要,為什麼現在使用這些方法,這一定有原因。因此必須考量為何現在採用此方法,然後思考不要再重複相同的過錯。藉由過去歷史的思考與團隊期望,可以獲得確實的改善方法。
2. 由客戶期望以定義品質
員工在生產過程都希望使產品更好,但是不知道”更好”的意義。增加製作成本,可以使得產品更佳,但是更佳產品是什麼?公司一定要有人站在顧客的角度。這種人通常來自行銷部門,以顧客的期望以定義何謂最佳產品。
3. 要使組織成員了解品質成本的重要
產品到達消費者被發現問題之後,其處理成本遠遠高於在問題發生之前的處理成本。生產過程的員工都必須訓練,瞭解不良品之成本還要加工維護或修理成本,還有公司損失的信譽成本。工作人員瞭解之後,以其本能進行品質控制,找尋問題根源,並且加以解決。
4. 完整地解決問題
許多生產品質改善計畫只是改善症狀,而不是自根本處解決問題。對於生產過程,通常只是增加品質檢查步驟或重整工作站,以改善症狀。真正的方法是以團隊瞭解問題的根源。以團隊能力配合魚骨圖,故障樹分析(fault
tree)或5W分析(five-why
analysis)以加速生產過程錯誤的根源。或是以”killer
test”方法以測試問題存在或不在。以此得到問題即時的解答。
5. 採用強而有力的流程紀律
在整個品質改進過程中,採用強而有力的流程規則十分重要。根據正在製造的產品,如果沒有適當的團隊合作和對變更的預期,偏差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品質影響。組織應該避免繁瑣的官僚機構來抑制創新,但必須採用某種結構來保持一致性,並瞭解產品在生產時間內的生產方式。以便於出現新問題時,可以確定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