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武漢肺炎與產業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無官御史台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武漢肺炎疫情對中國蔬菜產業的七大深遠影響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此資料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規劃科學研究所。由此篇長文可以評估中國學術界的專業能力與對於災情的應變能力。

以此文章的架構內容,所透露之信息例如城鄉流通渠道不暢等,再加上中國華中華南的氣候資料,那麼武漢肺炎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有多大?答案就可以知曉。

 公眾號:唯恆農業 素材來源:CAUAP(中國農業大學規劃科學研究所)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仍處於爆發上升期,中國上下從城市到鄉村,一起打響“防範病毒”的保衛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現對於中國蔬菜產業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一、當前疫情對蔬菜產業的影響

現階段,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地區為湖北省,湖北是中國長江流域冬春季蔬菜重要的生產基地,也是魔芋、蓮藕、蓴菜等水生蔬菜的中國重要農產品優勢產區。目前,湖北全省蔬菜在田生產面積約550萬畝,總產量約1000萬噸。武漢、咸寧、孝感、黃岡、黃石等5地市,在園蔬菜面積共計72萬畝,主要種植品種有大白菜、包菜、蘿蔔、紅菜薹、蒜苗、萵筍、西蘭花、芹菜、蓮藕等,預計產量達到150萬噸左右。

此次疫情期間,湖北蔬菜產業對外銷售受到較大影響,具體體現在:水生蔬菜和高山蔬菜具有明顯地域特色和區域優勢,具有保障中國蔬菜供應和出口創彙的作用,因前者已到收穫銷售晚期,影響較小;後者二季菜一般4月份播種,疫情持續時間延長,會影響高山蔬菜的播種,直接影響菜農收入。

當下,湖北的越冬菜,包括大白菜、甘藍、花菜、芥菜、蘿蔔、紅菜薹等十字花科葉菜,洋蔥、大蒜、韭菜等蔥蒜類,秋冬萵苣、西芹、豌豆及春土豆等耐寒菜都是重要的外調蔬菜,直接供應長三角,參與供應中國冬春蔬菜市場。

疫情對湖北省內蔬菜產業影響主要是:以武漢、宜昌、襄陽、十堰等市的城郊農業為代表,城市周邊主要種植設施蔬菜,冬覆膜種植萵苣、芹菜、越冬蘿蔔等,1~4月上市,直接影響市場供應;拱棚生產實現春提前,可種植茄果類、菜用瓜、喜溫性葉菜,在4~7月上市,同時由於疫情,也會影響上述品種的播種。

未來,武漢的蔬菜供應結構為35%來自本地,65%來自外地。隨著從海南、廣西、雲南等地調運過來的茄果類、瓜類等蔬菜的減少,將造成蔬菜供應的品種相對減少,但山東、河北、遼寧等地蔬菜可以持續供應,蔬菜供應的數量仍然充足,市場供應不會受到影響。

其次,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包括湖南、安徽和河南等周邊省市,作為中國辣椒、黃花菜、山藥、蘆筍等特色蔬菜的重要產區,也是中國重要的喜涼蔬菜栽培生產基地,一般採用冷棚種植,包括大白菜、蘿蔔類、西蘭花、洋蔥、生菜、結球甘藍、芹菜、蘆筍、韭菜等,集中在春節前後上市,可一直持續到4月份,主要供應珠三角、港澳地區冬春蔬菜淡季市場。

蔬菜作為典型的鮮活農產品,運輸路途損耗大,成本高,產業發展體現了“優先就近供應,其次批量外銷”的規律,因此,此次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出現城市蔬菜日常供應嚴重不足等問題,主要表現為:

1)蔬菜供應呈現整體充足,局部市場短缺的特點。

受春節影響,每年臨近年底各種蔬菜價格均會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特別是葉菜類,春節後價格開始回落。今年受疫情影響,區域市場上蔬菜供不應求,疊加春節假期因素,部分城市蔬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經過數日調運蔬菜進京,蔬菜的上市量日環比快速增加,菜價連續上漲的勢頭才得到遏制。

由於疫情的爆發,直接影響湖北全省的蔬菜生產供應,近期山東、河南、四川多省份採用無償捐贈的形式調運各類大宗蔬菜,保障疫區人民日常生活所需。按照武漢市目前在城人口900萬計算,刨除現有城市供應,經估算研判,未來1015日內,濰坊壽光市每天可調集各類蔬菜600噸發往武漢,能極大地緩解由疫情引起的局部蔬菜市場供應不足問題。同時,農業農村部召開蔬菜生產保供給會商調度會,督促7個南菜北運大省和3個設施蔬菜重點省,擴大冬春蔬菜種植面積,增加蔬菜供給量,為當前防控疫情保障“菜籃子”供應。

2)蔬菜運輸成本增加,城鄉流通渠道不暢。

受疫情影響,中國多個省市啟動一級響應,按照交通運輸部“一斷三不斷”的要求,監督排查轄區內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縣鄉公路等公路網尤其是縣鄉村道路運行情況,確保通往大型農貿市場、蔬菜交易市場、蔬菜基地、蔬菜重點產區(村)等關鍵場所的公路暢通。

由於檢驗檢疫的需求,間接造成運輸時間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多地的“封城封路”措施給蔬菜運輸尤其是跨省跨地區的運輸造成很大困難。一方面,封路無法組織工人採摘蔬菜,另一方面,各種蔬菜運輸車調度困難。

為防止疫情向鄉村蔓延,各地對農村疫情防控尤為重視,也採取了各種措施進行嚴防死守。這對防止疫情蔓延在短時間內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卻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所需車輛的通行帶來麻煩,給蔬菜生產和運輸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甚至直接影響後續“菜籃子”的有序供應。

3)露地蔬菜種植生產受到影響,設施蔬菜影響較小。

當前,疫情比較嚴重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省份,是長江流域冬春季蔬菜主要產地。該區域冬春季節氣候溫和,1月份平均氣溫4℃,可進行喜涼蔬菜露地栽培,是中國最大的冬春喜涼蔬菜生產基地。以露地生產和小拱棚種植為主,主要種植結球甘藍、花椰菜、萵筍、芹菜、芥菜、大白菜、蘿蔔、普通白菜、芥藍、蒜苗等喜涼蔬菜,集中在11月—翌年4月上市,正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持續時段。

菜農受種、肥、藥等農資短缺和出行等限制,對節後應進入春季茬口蔬菜的種植,產生巨大影響。正常年份,該區域蔬菜不僅供應北京市場,還要供應中國多地。這部分蔬菜調運不出來,河北冬儲大白菜、暖棚圓白菜、雲南菜花將會出現大量短缺;來自四川、重慶的白蘿蔔將會變得緊俏。山東、遼寧等採用設施生產的區域,受此次疫情影響有限,可實現跨省調運,補充其他地區蔬菜供應不足。

 二、近期針對蔬菜產業的對策建議

根據蔬菜產業發展規律,針對疫情發生區域,為恢復蔬菜生產、減少菜農的損失,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2月,北方地區將有一次中等強度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46℃,局地超過8℃。接下來,需做好極端天氣防範應急預案,落實防災減災技術措施,確保主要蔬菜產品不脫銷、不斷檔,全力保障蔬菜生產。

第二,結合冬春蔬菜生產特點,統籌安排好蔬菜產品結構和生產佈局。節後復產,需進一步豐富長江流域蔬菜種植品種類型,根據疫情影響嚴重的湖北及周邊市場需求,選擇相對集中連片、有棚栽設施的基地搶播快生菜,如小白菜(大白菜秧)、廣東菜心、竹葉菜、莧菜等品種,保障蔬菜均衡供應。

第三,當前,湖北及周邊地區正處於冬春過渡期,溫度回升,晝夜溫差變化大。蔬菜田間生產需做好瓜類蔬菜苗期管理,對於設施栽培茄果類蔬菜和西甜瓜,要盡快定植,定植水和緩苗水要澆透,最好採用膜下滴灌,注意通風排濕;對菜豆、毛豆等豆類蔬菜採用溫床或工廠化育苗,要加強苗床管理,增加棚室外層覆蓋、棚內加設小弓棚、地面全膜覆蓋、加強熱風供給,保溫防寒,為夏季蔬菜定植做好準備;對在園蔬菜如設施延後栽培的茄果類蔬菜,進行早春管理,防寒防凍,做好溫室設施保溫工作,注意棚膜的透光性,做好設施的通風透氣,做好茄果類蔬菜保花保果和病蟲害防治等。

第四,疫情發生期間,在滿足防疫需求的情況下,加強蔬菜生產基地間的互助合作,對成熟蔬菜及時採收,及時上市,增加供應。

第五,受疫情影響,部分種植戶生產的茄果類蔬菜存在來不及採收或來不及銷售的情況,需要延期採收。主要是冷棚及連棟拱棚生產為主的地區,可以通過通風及減少覆蓋等措施,進行適當降溫;對於瓜類蔬菜可以適當疏果,摘掉部分幼果、幼瓜,這樣既能適當減少短期內的營養消耗;番茄、辣椒的果實在成熟後可暫不採摘,適當延期一周左右採收,茄子不宜超過5天;有條件的農戶可採收後保存,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脫水,置於5℃左右的環境中,適當保存後銷售。

 三、疫情對蔬菜產業的長遠影響

長期來看,2020年上半年,蔬菜市場整體運行將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響發生較大波動。因為蔬菜產業的特點,預計下半年若無重大氣象災害,將逐步恢復正常生產水平,符合常年規律,蔬菜生產將保持穩中有增、供應寬鬆的局面。

考慮近期疫情可能對蔬菜加工需求產生抑制影響,對生鮮蔬菜需求增加,短期內市場價格會保持在高位。由於蔬菜生產季節性強,進入夏季,預計蔬菜產量將大幅增加,部分受疫情影響的蔬菜產區的生產會逐步恢復,蔬菜市場價格肯定回落,綜合考慮蔬菜播種面積增加、人力成本上漲等因素,預計2020年下半年蔬菜均價或同比小幅下降。

1)消費市場的升級

鼓勵大型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開展“農超對接”,建設“場地掛鉤”的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全面推進“蔬菜綠色生產行動計劃”。抓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后市場資源重新配置的機遇,大力發展蔬菜的田間初級加工,拓寬蔬菜產品的銷路,探索一條“綠色蔬菜直供社區”的新模式。

2)銷售渠道的暢通

疫情的爆發將會進一步改變優鮮蔬菜的交易方式。比如買菜,之前我們還是習慣去菜場,但是這次之後,很多人將習慣於在網上買菜了。接下來,電子商務、網上交易、電話推銷、社區門店連鎖、冷鏈配送等現代物流方式將會推廣,如盒馬生鮮、京東7Fresh、叮咚買菜等,實現農產品流通現代化。

3)蔬菜生產更智能

蔬菜生產具有短週期、不耐儲存等特點,2003年非典疫情發生時期,持續時間較長,由於戶外作業防疫的需要以及交通條件的變化,傳統露地蔬菜種植方式將會受到極大影響,城市周邊的設施農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受勞動力成本提高的影響,未來蔬菜生產的新設備、新機械將會逐步推廣,包括新型傳感器的研發投產、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灌溉設施、植保無人機、5G網絡、北斗導航等,蔬菜生產將逐步進入數字化、智能化階段。

4)蔬菜商品化率提高

建設田頭預冷、淨菜加工等商品化處理設施,提高蔬菜商品質量、減少損耗。在外銷量較大的產地和大中城市郊區,按菜地面積和商品化處理需求,配置相應的預冷設施、整理分級車間、冷藏庫,以及清洗、分級、包裝等設備,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擴大銷售半徑,增強市場調劑能力。

未來,食品加工企業與蔬菜主產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在上市旺季進行深加工,製成醃製蔬菜、脫水蔬菜、速凍蔬菜與保鮮蔬菜等,緩解集中上市壓力,增加蔬菜附加值,特別是出現蔬菜“賣難”時盡可能減少農民的經濟損失。

5)供應模式多樣化

統籌考慮城市人口、蔬菜基地規模、交通區位、物流走向,建設和改造大型銷地批發市場和產地蔬菜批發市場,重點建設冷藏保鮮、加工配送、電子結算、信息與追溯平台、質量安全檢測、交易廳棚和廢棄物處理等基礎設施,建成靈敏、安全、規範、高效的蔬菜物流和信息平台,保障蔬菜供應、穩定市場價格。

增加城市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等零售網點,重點建設城鄉一體化標準菜市場,配套建設社區菜市場或相應的商業設施,規範發展蔬菜早市、晚市和周末農貿市場,為流動菜販、直銷菜農提供便利條件,方便居民購買。

6)產業空間的優化

此次疫情對於露地蔬菜種植影響較大,對設施蔬菜的生產影響較小。從蔬菜產業的空間發展來說,城市管理者會優先考慮在城市周邊發展適度規模的蔬菜產業,來保障城市的基本需求;從蔬菜產業結構來說,此次疫情再次突顯了設施蔬菜生產,能快速、多茬、連續生產的特點,而且受外界影響小,蔬菜的設施生產與露地生產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

7)蔬菜流通信息化

未來,蔬菜生產信息將與流通信息相結合,建成覆蓋中國蔬菜主產區和主要批發市場的蔬菜公共服務平台,規範信息採集標準,健全信息工作機制,加強採集點、信息通道、網絡中心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定期收集發布蔬菜價格、供求等信息,在大中城市建立蔬菜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完善蔬菜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