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武漢肺炎與產業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無官御史台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肯亞的葬花之痛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此篇報導來自中國媒體,文章內容值得警惕是如下文句:

1.肯亞種植鮮花雖然時間長,仍然只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依靠人力種植收割。這才是荷蘭人到非洲投資的主要原因。

2. 過去幾年內,肯亞農業部加大對鮮花產業的科技研發,只是改善了鮮花的種植技術,沒有自有品種,沒有自己開創的市場。完全依賴荷蘭的行銷。單一的鮮花生產產業鏈,在巨大的經濟衝擊下毫無應對能力。

3.肯亞的鮮花產業遭受重創,疫情是外來因素。市場過於單一,產業結構不完整等是其根本問題。

 

附錄:2020,肯亞的葬花之痛

北京新浪網 (2020-06-20 09:15)

原創 小南中南屋世界公民教育

今年的母親節在511日,往年這個時候,來自歐洲的訂單都會讓肯亞的諸多鮮花農場應接不暇。

菲歐娜在肯亞的納瓦沙湖邊擁有兩座鮮花農場,但今年這個時刻,農場里卻格外冷清。菲歐娜指揮著兩個員工,把一捧捧的康乃馨、鬱金香還有玫瑰都丟進垃圾車,送往垃圾填埋場掩埋。

盛開的花朵散發出的馥郁香氣,卻不能緩解菲歐娜心頭煩悶半分。一年的經營因為疫情的影響付之一炬,菲歐娜的農場也到了命懸一線之際。

https://newsimgs.sina.tw/article/images/news-15926184230718.jpg

▲被大量丟棄的鮮花

疫情之下,蒸發的歐洲市場

肯亞位處東非高原,境內大部分區域氣候溫和恰如中國昆明。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為鮮花種植產業提供了絕佳的自然環境。

近幾年來,鮮花產業已成為肯亞第三大創匯產業。據統計,肯亞約有50萬人(肯亞2018年人口數約為5140萬)從事鮮花種植業。產品的70%都銷往歐洲市場,其中以荷蘭、英國、德國為主。

3月以來,疫情重擊歐洲各國,歐洲多個城市逐漸進入封城狀態,國際運輸業也一度暫停運轉。歐洲市場需求的銳減,讓肯亞的鮮花產業遭受重創。

肯亞鮮花產業協會會長克萊門特分析到:「雖說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會波及各個產業,可對鮮花產業來說,這影響絕對是迅速且致命的。

比如說製造業,即便損失了訂單,但生產的原料永遠不會壞。鮮花不一樣,賣不出去的鮮花就是一堆會很快腐敗的垃圾罷了。」

據克萊門特估計,疫情後肯亞的鮮花產業,每個月的損失約在18-22億肯亞先令之間(約1.1-1.5億人民幣)。每天的損失約為$300,000(約210萬人民幣)。

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家庭。失去了市場訂單的鮮花農場紛紛遣散員工,只留下極少數人管理農場,清理垃圾。

雅新達是一家位於東非大裂谷附近的農場的熟練工,每年的鮮花上市時節他都忙到不可開交。可是今年的他,自疫情開始便丟了工作。

「我已經連著三周沒有任何收入了。我是家裡唯一能賺錢的人,現在每天甚至都吃不起三頓飯了。」雅新達除了鮮花種植沒有其他的技能,如今的他毫無出路可尋。

「我開始害怕明天,因為我知道明天還是沒有飛機(能把鮮花送去歐洲),那我還是沒有工作。有時候我甚至希望明天的自己不要醒來了。」

https://newsimgs.sina.tw/article/images/news-15926184242119.jpg

▲被隨意堆放的鮮花等待被銷毀 /圖源:中國青年報

反觀歐洲本土的鮮花種植業,也並不樂觀。以鬱金香聞名的荷蘭,在往年3-5月大概8周的時間內的銷售額能佔全年的一半以上:這段時間內節日聚集,國際婦女節、復活節、母親節等,市場上都會有大量的鮮花需求。

而今年,武漢肺炎給荷蘭花卉市場帶來的損失約50億歐元。歐洲各國封城隔離期間,各種大型集會、儀式等不能舉辦。而婚禮、生日會等慶祝聚會場合的訂單一直是荷蘭鮮花產業的重要支柱。

隨著訂單的逐漸取消,荷蘭一家花卉公司不得不在一個月內銷毀4億株鮮花。

https://newsimgs.sina.tw/article/images/news-15926184268252.jpg

▲荷蘭工人在銷毀鮮花製品

3月,中國日報網的微博發佈了肯亞鮮花產業遭受重創的消息,一時間網友紛紛出謀劃策:為什麼不做成精油?做成乾花?或者如果是可以食用的鮮花,能不能做成鮮花餅呢?無論如何,這盛放的鮮花被拋棄獨自腐敗,總覺得心疼和不舍。

把無法消耗的鮮花做成鮮花餅,聽起來是一種美味且一舉兩得的方法,但這卻實在不符合肯亞鮮花種植產業的實情。

大量收購肯亞鮮花的歐洲市場只需要鮮切花,鮮切花是並不需要經過加工的鮮花產品;此外肯亞種植鮮花雖然時間較長,但依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依靠人力種植收割,並未發展出成熟的鮮花加工產業。

過去幾年內,肯亞農業部加大對鮮花產業的科技扶持,卻也只是改善了鮮花的種植技術,讓花農們能夠培育出品種更優的鮮花,尚未發展鮮花的其他產品。單一的鮮花生產產業鏈,在巨大的經濟衝擊前毫無應對之力。

此外,已經收割的鮮花需要在冷藏倉內保存保持新鮮,而冷藏倉每日租金高昂,一般的農場根本無法負擔這個費用。

除銷毀之外,一些實力雄厚、能夠承擔一段時間經濟損失的農場也可以選擇不收割鮮花,一些花期較長的品種或許還能夠等到市場回暖。

可即便是這些農場能夠負擔繼續培育鮮花所帶來的人力物力成本損耗,它們卻面臨另一項致命挑戰:農場內普遍使用的是從中國進口來的優質肥料,而中國也因受到疫情影響,很長時間內沒有向肯亞出口肥料了。

沒有肥料,即便農場主們有能力養著這些鮮花,它們最終也只能因缺乏營養而枯死在田裡。

而那些面臨倒閉,無力運營的農場只能選擇銷毀所有的產品。根據肯亞環境管理部門的規定,所有被銷毀的產品都需要統一丟進攪拌機攪碎後填埋,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會給環境帶來危害。

而銷毀鮮花的費用則需要農場自己承擔,這對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農場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https://newsimgs.sina.tw/article/images/news-15926184282823.jpg

▲工人將鮮花丟入攪拌機統一處理

盛放的玫瑰堆在攪拌機里,幾分鐘便被攪得粉碎。在妮妮鮮花農場工作了13年的艾麗婭看著這一幕,不禁落淚。

早年喪夫的她帶著三個兒女,十三年來就住在工廠里。疫情開始前,她每個月能賺110美金,還能得到25美金的餐補。靠著這些,她供養的三個孩子都去了學校讀書。如今她已經全無收入,僅有的一點積蓄也即將消耗殆盡。

「對我來說,農場是一個庇護所,是我的家。如今我失去了我唯一的庇護所,接下來要去哪裡呢?我每天和孩子們只吃一頓飯省錢,日夜祈禱疫情儘快過去。」

肯亞農產品部門的主管建議政府給鮮花農場提供貸款,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可他們得到的援助也只是杯水車薪,無法改變終將倒閉的命運。

肯亞的鮮花產業遭受重創,除疫情影響外,還有市場過於單一、產業結構不完整等深層原因。待情況有所緩和,肯亞政府將進一步推動鮮花進入中國等亞洲市場。

結語

有人說,新冠肺炎是個等價器,因為病毒面前,窮人富人都會犯病,一視同仁。

可在小南看來,新冠絕非什麼偉大的「等價器」,在全球危機下,貧富差距只會帶來更多的不平等。欠發達地區由於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社會保障,人們在遭遇著發達國家不可想像的痛苦與煎熬。

正因如此,全人類才更應該團結起來抗擊病毒。對病毒的輕視與不作為,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更是在加劇弱勢群體的災難。